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加快全国农业自然灾害风险区划制订

[XinWen.Mobi 原创复制链接分享]
xinwen.mobi 发表于 昨天 00:0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以下是关于加快全国农业自然灾害风险区划制订的一些重要意义、面临的挑战和推进措施:

一、重要意义
1. 优化资源配置
   不同地区面临的农业自然灾害风险类型和程度各异。通过风险区划制订,能明确各区域农业生产面临的主要风险,如干旱地区可重点配置抗旱相关资源,包括灌溉设施、耐旱作物品种研发推广等;洪涝高风险区则可集中资源进行防洪排涝工程建设、耐涝作物种植探索等,从而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2. 科学指导农业生产布局
   为种植业和畜牧业的合理布局提供依据。例如,在台风频繁的沿海地区,减少对大棚等脆弱农业设施的依赖型作物种植,改种抗风性较强的作物品种;在易发生山体滑坡和泥石流的山区,避免布局大规模的集中养殖场,防止自然灾害对农业生产造成毁灭性打击。
3. 提高农业灾害防御能力
   有助于针对性地开展防灾减灾工程建设。例如,在地震高风险的农业区域加强农业设施的抗震设计和加固;在霜冻高发区,建立预警系统并推广有效的防霜技术,如熏烟法、覆盖法等,提升农业应对自然灾害的整体能力。
4. 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农产品稳定供应
   明确各地区农业生产的风险状况后,可以提前采取措施降低灾害对农作物产量和品质的影响。这有助于稳定国内农产品产量,减少因自然灾害导致的粮食和农产品供应波动,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和农产品市场的稳定。

二、面临的挑战
1. 数据获取与整合困难
   农业自然灾害数据来源广泛,包括气象部门的气象观测数据、水利部门的水文数据、农业部门的灾情统计数据等。这些数据在格式、标准、时间尺度等方面存在差异,整合起来难度较大。
   部分历史数据存在缺失或不准确的情况,尤其是一些偏远地区和早期的灾害数据记录不完整,影响风险评估的准确性。
2. 风险评估模型构建复杂
   农业自然灾害种类繁多,如气象灾害(干旱、洪涝、台风、寒潮等)、地质灾害(地震、山体滑坡、泥石流等)、生物灾害(病虫害等),每种灾害的形成机制、影响因素和作用方式不同,需要构建不同的评估模型。
   灾害之间还存在相互关联和耦合作用,例如干旱可能导致作物病虫害加重,构建能够综合考虑多种灾害相互作用的风险评估模型是一项复杂的任务。
3. 区域差异大
   我国地域辽阔,不同地区的地理环境、气候条件、农业生产方式和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差异巨大。在制订全国性的农业自然灾害风险区划时,需要充分考虑这些区域差异,确保区划结果能够准确反映各地区的实际情况,这增加了区划工作的复杂性。

三、推进措施
1. 加强数据共享与整合平台建设
   由政府牵头,建立跨部门的数据共享机制,打破气象、水利、农业等部门之间的数据壁垒,构建统一的农业自然灾害数据共享与整合平台。对各类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包括统一数据格式、规范数据采集标准等,提高数据的可用性和准确性。
   同时,加大对数据采集的投入,完善偏远地区和基层的灾害数据监测网络,确保数据的完整性。
2. 开展多学科联合研究
   组织气象学、地理学、农业科学、生态学、灾害学等多学科的专家团队,共同开展农业自然灾害风险评估模型的研究。借鉴国际先进经验,结合我国实际情况,分别构建针对不同类型灾害以及多种灾害耦合的评估模型。
   通过多学科的交叉融合,深入分析灾害的形成机理、传播规律和对农业生产的影响机制,提高风险评估的科学性和可靠性。
3. 分区分类制订策略
   根据我国不同的地理区域(如东部季风区、西北干旱半干旱区、青藏高寒区等)和农业生产类型(如种植业、畜牧业、渔业等),分别制订农业自然灾害风险区划的细则。
   在考虑区域自然环境差异的基础上,还要结合当地的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方向、社会经济发展需求等因素,使风险区划更具针对性和可操作性。
4. 加强人才队伍建设
   高校和科研机构应加强农业自然灾害风险评估相关专业的人才培养,开设相关课程,培养既懂农业又懂灾害学、地理学等多学科知识的复合型人才。
   对从事农业自然灾害风险区划工作的人员进行定期培训,不断更新知识和技能,提高业务水平。
5. 强化政策支持与资金保障
   政府出台相关政策,鼓励和引导社会力量参与农业自然灾害风险区划工作,如对参与企业给予税收优惠、补贴等政策支持。
   设立专项财政资金,用于农业自然灾害风险区划的研究、数据采集与整合、平台建设、人才培养等方面,确保工作的顺利开展。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QQ|新闻移动网手机版|新闻移动网标签|新闻移动网xml|新闻移动网txt|全球新闻资讯汇聚于 - 新闻移动网 ( 粤ICP备2024355322号-1|粤公网安备44090202001230号 )

GMT+8, 2025-1-25 04:40 , Processed in 0.060877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消息来源网络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