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加快全国农业自然灾害风险区划制订

[XinWen.Mobi 原创复制链接分享]

以下是关于加快全国农业自然灾害风险区划制订的一些重要意义、面临挑战和推进措施:

一、重要意义
1. 科学决策依据
   为农业生产布局提供科学指导。通过明确不同地区面临的主要农业自然灾害风险类型(如干旱、洪涝、台风、寒潮等)及其发生的可能性和严重程度,政府和农业部门可以引导农民合理调整种植结构和养殖模式。例如,在干旱高风险区,推广耐旱作物品种和节水灌溉技术;在洪涝高风险区,发展耐涝作物或者加强排水设施建设相关的农业产业。
   有助于制定精准的农业保险政策。不同风险区划内的保险费率、理赔标准等可以根据实际风险水平进行差异化设定。对于高风险地区,可以适当提高保险费率以反映风险成本,同时也能保证保险机构的可持续运营;对于低风险地区,降低保险费率,提高农户参保积极性,促进农业保险市场的健康发展。
2. 资源高效配置
   能够优化农业防灾减灾资源的分配。确定灾害风险高的区域,可以重点投入防灾减灾设施建设,如在地震、山体滑坡风险高的山区,加强农田护坡工程建设;在易涝地区集中建设高标准的排水泵站和河道疏浚工程。同时,在灾害预警、应急救援物资储备等方面也能做到有的放矢,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有利于科研资源的精准投入。科研机构可以根据风险区划结果,针对不同区域的主要灾害类型开展有针对性的研究。例如,在蝗虫灾害风险高的地区,加强蝗虫生物防治技术和监测预警技术的研究;在霜冻灾害频发地区,重点研究作物霜冻防御技术等。

3. 提升灾害应对能力
   增强农业灾害预警的准确性。风险区划可以结合地理信息系统(GIS)、气象大数据等技术,建立更精准的灾害预警模型。针对不同风险区域的特点,设定不同的预警阈值和指标体系,提前向农户和农业生产经营者发出准确的灾害预警信息,如提前告知沿海地区的养殖户台风可能来袭的时间、强度等信息,以便他们及时采取防护措施。
   提高农业应急响应的效率。在灾害发生时,基于风险区划能够迅速确定受灾严重的区域,合理调配应急救援力量和物资。如在遭受洪涝灾害时,能够快速将救灾物资(如抽水设备、救灾种子、化肥等)运送到风险区划中确定的高风险受灾区域,组织抢险队伍进行农田排水、修复受损的农业基础设施等工作。

二、面临挑战
1. 数据获取与整合难度大
   农业自然灾害数据来源广泛,包括气象部门的气象观测数据、水利部门的水文数据、农业部门的农情监测数据以及民政部门的灾害损失统计数据等。这些数据在格式、标准、时空分辨率等方面存在差异,整合起来存在很大困难。例如,气象数据可能以小时为时间分辨率,而农业损失数据往往是按年度统计,且两者在地理空间上的统计单元也不一致,气象数据可能以经纬度网格为单元,农业损失数据可能以行政乡镇为单元。
   历史数据的完整性和准确性也存在问题。部分地区由于早期监测手段有限,一些农业自然灾害数据存在缺失或误差较大的情况。例如,一些偏远山区早期对于山体滑坡、泥石流等灾害的监测数据不足,难以准确反映这些地区长期的灾害风险状况。
2. 灾害风险评估模型构建复杂
   不同农业自然灾害的形成机制复杂多样。以干旱为例,它不仅与降水、气温等气象因素有关,还与土壤类型、植被覆盖、灌溉条件等因素密切相关;台风灾害则涉及到大气环流、海洋环境、地形地貌等多种因素的相互作用。要构建一个综合考虑这些因素的评估模型非常困难。
   模型参数的确定存在不确定性。由于不同地区的自然和社会经济条件差异很大,同一灾害在不同地区的影响因素权重可能不同。例如,对于农作物受洪涝灾害的影响,在地势平坦、人口密集的平原地区,排水设施和抗洪抢险能力等社会经济因素对灾害损失的影响权重较大;而在地势低洼、人烟稀少的湿地地区,地形和水文等自然因素的权重可能更大。这种不确定性增加了模型构建和参数确定的难度。
3. 区域差异考量全面性要求高
   我国地域辽阔,不同地区的自然地理条件(如地形、气候、土壤等)、农业生产方式(如种植业、畜牧业、渔业等)和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差异巨大。在制订农业自然灾害风险区划时,需要充分考虑这些区域差异。例如,东部沿海地区以渔业和设施农业为主,面临的主要灾害风险有台风、海水倒灌等;中部地区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产区,干旱、洪涝是主要灾害风险;西部地区的草原畜牧业则更多受到雪灾、旱灾的影响。
   区域间的相互联系和协同也需要考虑。例如,上游地区的森林砍伐可能增加下游地区的洪涝风险;跨区域的水利工程建设可能改变局部地区的水文条件,从而影响农业自然灾害风险状况。在制订风险区划时,要综合考虑这种区域间的关联性,这对区划的科学性和合理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三、推进措施
1. 加强数据管理与共享
   建立统一的数据标准和规范。由相关部门(如农业农村部、气象局、水利部等)联合制定针对农业自然灾害数据的采集、存储、分析等环节的统一标准,确保不同来源的数据具有可比性和兼容性。例如,统一规定农业灾害损失数据的统计指标(如农作物受灾面积的计算方法、损失程度的分类标准等)、气象数据的格式(如数据文件类型、变量命名规则等)。
   构建数据共享平台。整合气象、水利、农业、民政等部门的数据资源,建立一个全国性的农业自然灾害数据共享平台。通过平台,各部门可以方便地共享数据,实现数据的实时更新和交互。例如,气象部门可以及时将最新的气象预报和灾害性天气监测数据上传到平台,农业部门根据这些数据结合农情监测信息评估灾害对农业生产的潜在影响,并将结果反馈给其他相关部门。
2. 完善灾害风险评估技术
   深入研究不同灾害的形成机制和影响因素。组织跨学科的科研团队,包括气象学、水文学、土壤学、农学、地理学等领域的专家,对干旱、洪涝、台风、地震等农业自然灾害进行联合攻关。例如,针对干旱灾害,深入研究大气环流、土壤水分运移、作物需水规律等多方面的因素,建立更准确的干旱形成机制模型。
   采用多种评估方法相结合。综合运用统计分析、数值模拟、机器学习等方法构建灾害风险评估模型。统计分析方法可以用于分析历史灾害数据之间的相关性;数值模拟方法能够模拟灾害的发生发展过程,如洪水演进数值模拟;机器学习方法(如神经网络、决策树等)可以挖掘数据中的复杂关系,提高评估模型的精度。同时,通过对比不同方法的结果,相互验证和补充,提高评估的准确性。
3. 强化区域协同与因地制宜
   加强区域间的合作与协调。建立跨区域的农业自然灾害风险管理协调机制,由中央政府相关部门牵头,地方政府参与,共同应对跨区域的农业自然灾害风险。例如,对于涉及多个省份的大型河流流域的洪涝灾害风险,建立流域内各省之间的信息共享、联合预警、协同防灾减灾机制,协调上下游地区的水利工程调度、洪水防御等工作。
   根据区域特点制订差异化的风险区划方案。充分考虑不同地区的自然、农业和社会经济特征,将全国划分为不同的农业自然灾害风险区域,如东部沿海灾害高风险区、中部粮食主产区灾害风险区、西部生态脆弱区灾害风险区等。在每个大的风险区内,再根据具体情况进一步细分,如在中部粮食主产区灾害风险区内,根据不同的土壤类型、灌溉条件等因素,划分出干旱高风险亚区、洪涝高风险亚区等,并针对不同的亚区提出相应的防灾减灾策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QQ|手机版|标签|新闻移动网xml|新闻移动网txt|全球新闻资讯汇聚于 - 新闻移动网 ( 粤ICP备2024355322号-1|粤公网安备44090202001230号 )

GMT+8, 2025-1-27 00:40 , Processed in 0.299721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消息来源网络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