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最大的首个18兆瓦批量化海上风电场在福州开工具有多方面重要意义:
一、对能源转型的推动
1. 增加清洁能源供应
海上风电是一种清洁、可再生的能源。18兆瓦批量化海上风电场建成后将产生大量的电能,能够有效减少对传统化石能源(如煤炭、石油、天然气)的依赖,有助于提升福州乃至更大区域内清洁能源在能源结构中的占比。
随着风电场的批量化建设,可以稳定地向电网输入电力,满足工业、商业和居民不断增长的用电需求,在应对能源危机和气候变化的全球背景下,是实现能源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
2. 示范引领作用
作为全球首个18兆瓦批量化海上风电场项目,它将成为海上风电领域的标杆工程。其在项目规划、建设、运营等方面的经验可以为其他地区的海上风电发展提供借鉴。
吸引更多的技术、资金投入到海上风电产业,促进海上风电技术的进一步创新和升级,推动整个能源行业向绿色、低碳方向转型。
二、对当地经 济发展的影响
1. 产业带动
在建设过程中,将带动上下游众多相关产业的发展。对于风机制造产业而言,18兆瓦的海上风机制造要求更高的技术水平和生产能力,这会促使本地及周边地区的风机制造企业加大研发和生产投入,提高产品质量和竞争力。
同时,海上风电场的建设还涉及到海缆、塔架、基础结构等众多零部件的生产供应,将带动钢铁、水泥、电气设备等多个产业的协同发展,形成完整的产业链条,增加就业机会,促进区域经 济增长。
2. 增加地方财政收入
风电场的建设和运营过程中会产生一系列的税收,包括企业所得税、增值税等。这些税收将直接增加地方政府的财政收入,可用于改善当地的基础设施建设、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水平。
此外,风电场项目的开发还可以带动当地土地(海域)资源的增值,通过土地(海域)租赁等方式为地方带来更多的经 济收益。
三、对环境和生态的积极意义
1. 减少碳排放
与传统能源发电相比,海上风电在运行过程中几乎不产生温室气体排放。按照其装机规模和发电能力估算,每年可减少大量的二氧化碳排放,这对于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实现碳减排目标具有重要意义。
有助于福州在实现自身发展的同时,履行应对气候变化的国际责任,提升城市的绿色形象。
2. 海洋生态保护的协同发展
在风电场的规划和建设过程中,可以与海洋生态保护相结合。例如,风电场的基础结构可以成为人工鱼礁,为海洋生物提供栖息地,促进海洋生物的繁衍和生长。
通过科学合理的布局和管理,可以在开发海上风电资源的同时,实现海洋生态环境的保护和修复,达到经 济发展与生态保护的双赢局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