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春节期间服务保障农民工的一些常见具体安排:
一、工资保障方面
1. 工资支付监督检查
劳动监察部门加大执法力度,在春节前集中开展农民工工资支付情况专项检查。深入建筑、加工制造、餐饮服务等农民工集中的行业企业,重点检查用人单位工资支付情况,包括是否按时足额支付工资、是否存在拖欠工资的违法行为等。
建立工资支付预警机制,通过大数据分析、企业工资支付情况监测等手段,及时发现可能存在工资拖欠风险的企业,提前介入调查处理。
2. 畅通投诉举报渠道
设立专门的农民工工资投诉举报热线电话,并确保24小时畅通。同时,开通线上投诉举报平台,如劳动保障监察部门的官方网站、手机APP等,方便农民工随时随地反映工资被拖欠问题。
对投诉举报案件实行快速处理机制,接到投诉举报后,及时登记立案,在规定时间内进行调查核实,并将处理结果反馈给农民工。
二、返乡返岗服务方面
1. 交通服务
交通运输部门增加农民工集中返乡返岗地区的运力投放。例如,在铁路方面,根据农民工客流情况,加开临时列车,特别是通往劳务输出大省的长途列车;在公路方面,增加客运班车班次,重点保障农村地区的交通出行需求。
在火车站、汽车站等交通枢纽设立农民工购票专门窗口或绿色通道,方便农民工购票、取票。同时,为农民工提供交通出行信息咨询服务,通过车站广播、电子显示屏、手机短信等方式,及时发布车次、票价、天气等信息。
2. 返乡创业就业支持
地方政府开展农民工返乡创业就业政策宣传活动。利用春节期间农民工集中返乡的时机,通过举办政策宣讲会、发放宣传资料等形式,向农民工宣传本地的创业扶持政策,如创业补贴、小额担保贷款、场地租金减免等政策内容。
建立农民工返乡创业项目库,筛选一批适合农民工创业的项目,并向农民工推荐。同时,为返乡农民工提供创业培训服务,包括创业意识培训、创业技能培训等,提高农民工的创业能力。
三、生活关怀方面
1. 居住保障
对于仍留在城市的农民工,加强对其居住的农民工宿舍、工棚等居住场所的安全检查。检查内容包括房屋结构安全、消防安全、用电安全等方面,及时排除安全隐患,确保农民工居住安全。
鼓励企业改善农民工居住条件,对改善农民工居住条件较好的企业给予一定的政策支持或奖励。同时,在符合条件的情况下,将符合保障房申请条件的农民工纳入城市住房保障体系,为他们提供公租房等保障性住房。
2. 文化娱乐活动
社区和企业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娱乐活动。社区可以组织农民工参加春节联欢晚会、民俗文化活动等,让农民工感受到当地的节日氛围;企业可以举办职工文艺汇演、趣味运动会等活动,丰富农民工的业余生活。
公共文化场所免费或优惠向农民工开放,如图书馆、博物馆、文化馆等,为农民工提供学习和休闲娱乐的场所。
四、权益维护方面
1. 法律援助
司法行政部门组织开展农民工法律援助专项活动。在春节期间,加大法律援助宣传力度,通过发放法律援助宣传册、举办法律援助讲座等形式,让农民工了解法律援助的申请条件和流程。
在农民工集中的地区,如建筑工地、工业园区等设立法律援助工作站或联系点,方便农民工就近申请法律援助。对农民工申请法律援助的案件,简化审批程序,优先受理、优先审查、优先指派律师提供法律援助。
2. 劳动争议调解仲裁
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机构建立农民工劳动争议快速调解仲裁机制。对于涉及农民工的劳动争议案件,优先安排调解仲裁,缩短办案周期。
加强基层劳动争议调解组织建设,发挥企业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乡镇(街道)劳动争议调解中心等基层调解组织的作用,及时就地化解农民工劳动争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