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生物在促进农业绿色增产方面确实有着诸多“神奇”的表现:
一、土壤改良方面
1. 改善土壤结构
微生物中的一些细菌和真菌,如放线菌,能够分泌胞外多糖等有机物质。这些物质就像“胶水”一样,将土壤颗粒黏合在一起,促进土壤团聚体的形成。土壤团聚体结构良好,使得土壤通气性和透水性得到改善,有利于作物根系的生长和呼吸。
例如,蚯蚓肠道中的微生物与蚯蚓协同作用,能够分解有机物质并改变土壤的物理结构。蚯蚓在土壤中活动时,其肠道内的微生物会不断对吞食的土壤和有机物质进行分解转化,排出的粪便中富含营养物质和微生物群落,进一步改良土壤结构。
2. 增加土壤肥力
固氮作用
根瘤菌与豆科植物共生,根瘤菌能够侵入豆科植物的根细胞,形成根瘤。在根瘤内,根瘤菌将空气中的氮气转化为植物可利用的氨态氮。据研究,每公顷豆科植物的根瘤菌每年可固定100 300千克的氮素,这大大减少了化学氮肥的使用量。
解磷解钾作用
许多土壤微生物能够分解土壤中难溶性的磷和钾。例如,一些芽孢杆菌和假单胞菌可以分泌有机酸,如柠檬酸、草酸等。这些有机酸能够溶解土壤中的无机磷,将其转化为植物可吸收的磷酸根离子。对于钾元素,微生物可以分解含钾的矿物质,使钾释放出来供植物吸收,提高土壤中磷、钾的有效性。
二、植物生长促进方面
1. 激素调节
微生物能够产生多种植物激素,如生长素、细胞分裂素和赤霉素等。例如,一些假单胞菌属的细菌可以产生吲哚 3 乙酸(IAA),这是一种常见的生长素。IAA能够促进植物细胞的伸长和分裂,增加植物根系的长度和分支数量。在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初期,微生物产生的细胞分裂素可以刺激植物细胞的分裂,使幼苗生长更加健壮。
2. 生物防治病虫害
拮抗作用
某些微生物可以通过产生抗生素、毒素或者竞争营养物质和空间等方式抑制病原菌的生长。例如,木霉菌能够分泌多种抗生素,如木霉素等,这些抗生素可以抑制土壤中镰刀菌、立枯丝核菌等多种植物病原菌的生长。同时,木霉菌还可以与病原菌竞争植物根系周围的营养物质和生存空间,从而减少病原菌对植物的侵害。
诱导植物抗性
微生物可以诱导植物产生系统获得性抗性(SAR)和诱导系统抗性(ISR)。例如,一些非致病性的根际促生菌(PGPR)定殖在植物根系周围后,能够激活植物的防御机制。植物会产生一些防御性蛋白,如病程相关蛋白(PR蛋白),增强植物对病原菌和害虫的抵抗能力。当植物再次受到病原菌或害虫侵袭时,能够更快、更有效地进行防御反应。
三、农产品品质提升方面
1. 营养成分改善
微生物在农产品的营养转化方面发挥着作用。例如,在一些发酵食品的生产中,微生物的发酵过程能够增加产品的营养价值。在酸奶制作中,乳酸菌将牛奶中的乳糖分解为乳酸,同时还会合成一些维生素,如维生素B族等,提高了产品的营养价值。在农作物种植方面,微生物改善土壤肥力和植物生长状况,使得植物能够更好地吸收和积累营养元素。例如,在富硒土壤中,微生物可以促进植物对硒元素的吸收和转化,提高农产品中的硒含量,生产出富硒农产品。
2. 风味形成
微生物对农产品风味的形成有着重要影响。在水果成熟过程中,微生物的存在会影响果实的香气成分。例如,酵母菌可以将水果中的糖类转化为酒精和一些酯类物质,这些酯类物质具有特殊的香味,能够提升水果的风味。在肉类腌制过程中,微生物的发酵作用可以产生独特的风味物质。乳酸菌在腌制肉类时,会产生乳酸、乙醛、双乙酰等物质,这些物质赋予了腌制肉类独特的风味和口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