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十起民生领域违法广告典型案例集中曝光

[XinWen.Mobi 原创复制链接分享]
xinwen.mobi 发表于 2025-1-18 23:18:2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以下是民生领域违法广告典型案例集中曝光的意义、常见类型及案例示例:

一、集中曝光的意义
1. 保护消费者权益
   消费者在面对琳琅满目的商品和服务时,往往依赖广告获取信息。违法广告可能包含虚假、夸大或误导性内容,通过曝光典型案例,能让消费者更清楚地识别违法广告的特征,避免受到欺骗,在购买商品或服务时做出更明智的决策。
2. 规范市场秩序
   对违法广告进行集中曝光,对广告主、广告经营者和广告发布者起到警示作用。这有助于促使他们遵守广告法律法规,不敢轻易制作和发布违法广告,从而营造健康、公平、有序的市场竞争环境。
3. 提升监管效能
   向社会展示监管部门对民生领域违法广告的打击力度和决心。同时,通过案例曝光,可以引导公众参与监督,形成社会共治的良好局面,提高监管部门发现和查处违法广告的效率。

二、常见的民生领域违法广告类型及案例

# (一)医疗、药品、医疗器械类
1. 虚假功效宣传
   案例:某减肥药品广告宣称“无需运动、无需节食,一个月可瘦20斤,对所有肥胖人群均有特效,且无任何副作用”。事实上,该药品可能存在一定的副作用,并且减肥效果因人而异,不可能对所有肥胖者达到如此显著且毫无风险的减肥效果。这种宣传违反了药品广告不得含有表示功效、安全性的断言或者保证等规定。
2. 使用患者名义和形象作证明
   案例:某医疗机构在广告中使用患者接受治疗前后的对比照片,并配有患者的感谢信,声称该机构的某种治疗方法能够彻底治愈某疑难病症。医疗广告管理办法明确禁止利用患者、卫生技术人员、医学教育科研机构及人员以及其他社会社团、组织的名义、形象作证明,此类广告涉嫌违法。

# (二)食品、保健食品类
1. 普通食品宣传保健功能
   案例:某普通饼干在广告中宣称“富含多种营养成分,具有调节血脂、增强免疫力的保健功能”。普通食品不允许宣传保健功能,只有保健食品经过相关部门审批后才可以宣传特定的保健功能,这种广告属于误导消费者的违法广告。
2. 保健食品虚假宣传
   案例:某保健食品广告声称含有珍贵药材成分,能够治愈多种慢性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等。保健食品不能替代药品治疗疾病,该广告夸大了保健食品的功效,违反了保健食品广告的相关规定。

# (三)教育培训类
1. 虚假师资宣传
   案例:某培训机构在广告中宣称其教师团队均为“名校名师,具有多年教学经验,所教学生成绩均大幅提升”,但实际调查发现,部分教师并无名校背景,且教学效果也未达到广告宣称的水平。这种虚假师资宣传误导了消费者对培训质量的预期,属于违法广告行为。
2. 夸大培训效果
   案例:某英语培训机构广告称“经过本机构培训,三个月内可以让学员达到无障碍与外国人交流的水平”。这种对培训效果的夸大承诺,没有科学依据,忽视了学员个体差异等多种因素,违反了广告法对教育培训广告真实性的要求。

# (四)房地产类
1. 虚假配套设施宣传
   案例:某房地产项目广告宣称小区内配套有大型豪华游泳池、高端健身房等设施,但购房者入住后发现,所谓的游泳池只是一个小型简易的儿童戏水池,健身房也仅有几件基本的健身器材,与广告宣传严重不符。这种虚假的配套设施宣传属于欺骗消费者的违法广告行为。
2. 不实价格宣传
   案例:某楼盘广告打出“起价每平方米5000元”,但实际上这个价格对应的房源极少,且存在很多附加条件,大部分房源价格远高于此。这种利用起价误导消费者对房价预期的广告,违反了房地产广告的相关规定。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QQ|手机版|标签|新闻移动网xml|新闻移动网txt|全球新闻资讯汇聚于 - 新闻移动网 ( 粤ICP备2024355322号-1|粤公网安备44090202001230号 )

GMT+8, 2025-2-24 14:06 , Processed in 0.074954 second(s), 2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消息来源网络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