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关于兴证策略“反内卷”与157个细分行业供给结构比较相关内容的一些常见解读:
一、“反内卷”概念在行业分析中的体现
1. 内涵
“内卷”在经济和行业语境下,往往代表着过度竞争,企业在有限的市场空间内通过不断增加投入(如人力、资本等)来争夺份额,却导致整体效益难以有效提升,例如价格战、产能过度扩张等现象。“反内卷”则意味着寻找那些竞争格局相对良好、能够避免恶性竞争的行业或领域。
2. 从供给结构角度理解“反内卷”
行业集中度
在供给结构中,行业集中度是一个关键因素。如果一个行业高度集中,少数几家企业占据了大部分市场份额(如高端芯片制造行业,英特尔、三星等企业占据主导地位),那么这些企业往往具有较强的定价权,能够避免过度的价格竞争。通过对157个细分行业的研究,可以比较不同行业的集中度情况,识别出集中度高、竞争格局稳定的行业,这些行业更有可能“反内卷”。
进入壁垒
较高的进入壁垒是“反内卷”的重要保障。例如,医药研发行业需要巨额的研发投入、严格的临床试验和审批流程,这使得新进入者难以轻易涉足。兴证策略在对细分行业供给结构比较时,会考量各行业的进入壁垒情况,像技术壁垒(某些高科技行业的核心技术掌握在少数企业手中)、资金壁垒(重资产行业如钢铁、炼化等需要大量资金投入)、政策壁垒(如金融行业的牌照管制)等。进入壁垒高的行业能够限制新企业涌入,减少竞争压力,从而有利于维持良好的竞争秩序。
二、157个细分行业供给结构比较的意义和方法
1. 意义
投资决策
对于投资者来说,了解不同细分行业的供给结构有助于做出更明智的投资决策。通过识别“反内卷”的行业,投资者可以找到那些具有长期稳定增长潜力、盈利前景较好的行业进行投资。例如,在消费电子行业中,如果某个细分领域如高端耳机市场被少数品牌所主导,且新进入者面临诸多障碍,那么这些品牌企业可能具有更好的投资价值。
产业政策导向
从宏观层面看,这种比较研究有助于制定产业政策。政府可以根据各行业的供给结构特点,有针对性地扶持那些具有战略意义但竞争格局不佳的行业,促进其整合与升级。例如,对于一些新兴的高科技细分行业,如果存在大量低水平竞争的小企业,政府可以通过政策引导企业进行合并重组,提高行业集中度,增强国际竞争力。
2. 研究方法
数据收集与指标选取
兴证策略可能会收集各细分行业的企业数量、市场份额分布、产能数据等基本信息。在指标选取方面,除了行业集中度(如CR3、CR5等,表示行业前3家或前5家企业的市场集中度)之外,还可能包括企业的平均规模、新企业进入数量、行业产能利用率等指标。例如,通过计算各细分行业的CR5数值,可以直观地比较不同行业的集中程度,数值越高说明行业集中度越高。
定性与定量分析结合
在研究过程中,会采用定性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定量分析可以提供各行业供给结构的具体数据对比,但定性分析也不可或缺。例如,对于一些受到政策特殊管制的行业(如烟草行业),需要通过定性分析来阐述政策对供给结构的影响。同时,对于新兴的、数据不完全的细分行业,定性分析能够基于行业发展趋势、技术特点等因素对其供给结构进行合理的推测。
动态分析
行业的供给结构不是静态的,会随着技术发展、市场需求变化和政策调整而改变。兴证策略的研究可能会进行动态分析,跟踪不同时期各细分行业供给结构的变化。例如,随着新能源汽车技术的发展,电池行业的供给结构发生了深刻变化,新的企业不断涌入,技术领先的企业市场份额不断提升,通过动态分析可以及时把握这些变化及其背后的驱动因素。
兴证策略关于“反内卷”的157个细分行业供给结构比较为深入理解行业竞争格局、投资方向以及产业政策提供了全面而细致的分析框架。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