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超1.8亿人参加长期护理保险 这些短板仍需补齐

[XinWen.Mobi 原创复制链接分享]
xinwen.mobi 发表于 2025-2-7 15:17:0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长期护理保险参保人数超1.8亿人是我国在应对人口老龄化、失能人群护理保障需求方面取得的重要成果,但目前仍存在一些短板需要补齐:

一、保障范围方面
1. 失能认定标准不够统一细化
   现状
     目前不同地区的失能认定标准存在差异。有些地区的标准可能侧重于身体的基本行动能力,如是否能自主翻身、进食、穿衣等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的评估,但对于认知障碍等方面的评估不够全面。例如,对于轻度认知障碍患者,虽然他们在认知功能上存在一定衰退,但在身体活动能力上可能未完全丧失,部分地区的失能认定可能未将其纳入保障范围。
   改进方向
     应建立全国统一且更为细化的失能认定标准。参考国际先进经验,如日本的介护保险制度中,除了对身体ADL的评估外,还对认知症的不同阶段进行详细分类评估。我国可以在统一的框架下,综合考虑身体机能、认知能力、精神状态等多方面因素,制定明确的失能分级标准,确保不同程度失能人群都能得到合理的认定和相应的保障。
2. 保障人群覆盖存在局限性
   现状
     虽然参保人数众多,但仍有部分群体未能充分覆盖。例如,农村地区的一些失能老年人可能由于宣传不到位、参保意识不强或缴费能力有限等原因,参保率相对较低。此外,对于一些特殊的失能群体,如罕见病导致失能的患者,可能在现有的长期护理保险保障范围边缘徘徊,无法获得全面的护理保障。
   改进方向
     加大政策宣传力度,尤其针对农村地区和弱势群体。通过多种渠道,如乡村广播、社区宣传、上门讲解等方式,提高长期护理保险政策的知晓度。同时,对于特殊失能群体,可以进行专门的调研,根据其需求特点调整保障政策。比如针对罕见病失能患者,探索建立专项的护理保障补充机制,与现有的长期护理保险相衔接,扩大保障的覆盖面。

二、资金筹集方面
1. 筹资渠道相对单一
   现状
     目前长期护理保险的筹资主要依赖于基本医疗保险基金划拨、单位和个人缴费等方式。政府财政投入在部分地区虽然有一定支持,但总体比例有限。这种相对单一的筹资渠道,使得长期护理保险基金的可持续性面临挑战。例如,随着人口老龄化加剧,失能人员数量增加,仅依靠现有的筹资模式可能难以满足日益增长的护理需求和费用支出。
   改进方向
     拓宽筹资渠道。可以探索引入社会捐赠、慈善基金等方式补充资金来源。借鉴国外经验,如美国的长期护理保险部分由私人保险公司提供,通过税收优惠等政策鼓励企业和个人购买商业长期护理保险,与社会长期护理保险形成补充。同时,合理调整政府财政投入结构,增加对长期护理保险的专项财政补贴,尤其是对于经济欠发达地区,确保基金的稳定增长。
2. 筹资水平与护理需求不匹配
   现状
     由于各地经济发展水平不同,筹资水平存在较大差异。在一些经济不发达地区,筹资水平较低,导致能够提供的护理服务种类和质量受到限制。即使在经济发达地区,随着护理服务成本的上升,如专业护理人员工资提高、护理设备更新换代等,现有的筹资水平可能也逐渐难以支撑高质量的长期护理服务。
   改进方向
     根据不同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和护理需求,科学合理地确定筹资标准。建立筹资标准的动态调整机制,定期评估护理服务成本、失能人员数量变化等因素,适时调整筹资水平。同时,可以根据失能人员的不同护理需求等级,设定差异化的筹资和补偿机制,确保资金能够精准地满足不同层次的护理需求。

三、服务供给方面
1. 专业护理人员短缺
   现状
     长期护理服务需要大量专业的护理人员,包括护士、康复治疗师、养老护理员等。然而,目前我国专业护理人员数量严重不足。一方面,护理专业人才培养体系与长期护理需求不完全匹配,院校培养的护理人才更多倾向于医疗护理方向,对失能老人等长期护理需求的针对性培养不足。另一方面,由于工作强度大、工资待遇相对较低等原因,导致护理人员流失严重。例如,在养老机构中,常常面临护理人员招聘困难的问题,影响了长期护理服务的质量和可及性。
   改进方向
     加强专业护理人才的培养。在教育体系中,增加长期护理相关的专业设置和课程内容,如在职业院校和高校中设立老年护理、康复护理等专业方向,并注重实践教学环节。同时,提高护理人员的待遇水平,改善工作环境。通过财政补贴、税收优惠等政策,鼓励养老机构和护理服务机构提高护理人员工资,建立合理的薪酬晋升机制,吸引和留住专业护理人才。
2. 护理服务质量参差不齐
   现状
     不同的护理服务机构在服务质量上存在较大差异。在一些小型的社区护理站或民办养老机构,由于缺乏规范的管理和专业的培训体系,服务质量难以保证。例如,可能存在护理操作不规范、服务态度不好等问题。同时,缺乏有效的服务质量监督评估机制,难以对服务质量进行全面、及时的监管。
   改进方向
     建立健全护理服务质量监督评估体系。制定明确的护理服务质量标准,涵盖护理操作规范、服务态度、环境卫生等多方面内容。加强对护理服务机构的监管,定期进行检查和评估,对不符合质量标准的机构进行整改或处罚。此外,推动护理服务机构的标准化建设,通过培训、示范等方式,引导各类机构提升服务质量,提高长期护理服务的整体水平。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QQ|手机版|标签|新闻移动网xml|新闻移动网txt|全球新闻资讯汇聚于 - 新闻移动网 ( 粤ICP备2024355322号-1|粤公网安备44090202001230号 )

GMT+8, 2025-2-25 07:57 , Processed in 0.076880 second(s), 2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消息来源网络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