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国家发展改革委下达以工代赈中央投资50亿元 将吸纳12.3万低收入群众就近就业增收

[XinWen.Mobi 原创复制链接分享]
m.xinwen.mobi 发表于 2025-2-14 20:44:3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国家发展改革委下达以工代赈中央投资50亿元有着多方面的积极意义:

一、对低收入群众的意义
1. 直接增加收入
   对于12.3万低收入群众而言,能够就近就业是增加收入的重要途径。以工代赈项目提供了工作机会,他们通过参与项目建设获得劳动报酬。这有助于改善家庭的经济状况,满足基本生活需求,如购买食品、支付医疗费用、子女教育费用等。
2. 提升就业能力
   在参与以工代赈项目的过程中,这些低收入群众可以学到新的技能。例如,在一些农村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中,他们可能学会建筑施工技能、道路养护技术等。这些技能不仅在项目执行期间有用,还能增加他们未来在劳动力市场的竞争力,有助于他们长期脱贫致富,从根本上改变家庭的贫困状况。
3. 激发内生动力
   以工代赈避免了单纯的救助式扶贫,让低收入群众通过自身劳动获得报酬。这种方式有助于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和成就感,激发其内生动力,改变一些贫困群众“等、靠、要”的思想观念,使他们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改善家庭和社区状况的行动中来。

二、对区域发展的意义
1. 改善基础设施
   以工代赈资金投入到基础设施建设等项目中,如农村道路、小型水利工程、农田整治等。这些基础设施的改善有利于促进当地的经济发展。例如,新修或改善的农村道路能够方便农产品的运输和销售,降低物流成本,提高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增加农民收入。
2. 促进区域协调发展
   以工代赈项目往往在经济相对落后或低收入人群集中的地区实施。通过这些项目的开展,可以缩小区域之间、城乡之间的发展差距。在改善当地生产生活条件的同时,吸引更多的资源向这些地区流动,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推动整个国家的均衡发展战略。

三、对社会稳定和发展的意义
1. 社会稳定
   吸纳低收入群众就业,增加他们的收入,能够减少社会贫困和贫富差距带来的矛盾。当低收入群体的生活得到改善,他们对社会的满意度会提高,从而有助于维护社会的稳定和谐,减少因贫困引发的社会问题。
2. 推动可持续发展
   以工代赈项目注重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发展,这符合中国的国情。同时,项目的实施有利于资源的合理利用和环境保护。例如,一些生态修复类的以工代赈项目,既可以改善生态环境,又能为当地群众提供就业机会,实现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良性互动,推动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QQ|手机版|标签|新闻移动网xml|新闻移动网txt|全球新闻资讯汇聚于 - 新闻移动网 ( 粤ICP备2024355322号-1|粤公网安备44090202001230号 )

GMT+8, 2025-2-25 03:09 , Processed in 0.077712 second(s), 2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消息来源网络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