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关于草莓谣言的一些剖析:
一、“个大的就是激素草莓”
1. 草莓大小的正常影响因素
品种差异
不同品种的草莓在果实大小上本身就存在很大差异。例如“章姬”草莓,果实较为细长,通常能长得比较大,果长可达15厘米左右;“红颜”草莓果实也较大且饱满。这些都是经过正常的品种选育和培育过程得到的结果,与激素无关。
种植管理
充足的养分供应:如果土壤肥力好,施肥合理,草莓能够获得足够的氮、磷、钾等主要养分以及钙、镁、硼等微量元素,就有助于果实的膨大。例如,在草莓生长期间适量施用有机肥,像腐熟的农家肥,能改善土壤结构,提高土壤肥力,为草莓生长提供全面的营养,促使草莓果实健康生长变大。
适宜的生长环境:草莓在适宜的温度、光照和水分条件下,生长发育良好,果实也会较大。草莓生长的适宜温度为15 22℃,在这个温度范围内,植株的光合作用、呼吸作用等生理过程能够高效进行。充足的光照有利于草莓进行光合作用,合成更多的有机物质,促进果实的发育。合理的水分管理,既避免干旱又防止积水,也能保证草莓果实正常膨大。
2. 激素使用情况及影响
植物生长调节剂的作用:在草莓种植中,可能会用到一些植物生长调节剂,但都是在国家规定的范围内合理使用。植物生长调节剂如赤霉素等,如果适量使用,主要是为了促进草莓的生长发育,比如打破草莓休眠,促使草莓提前开花结果,而不是单纯让果实变大。并且,按照规定使用生长调节剂并不会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
违规使用激素的后果:实际上,违规大量使用激素来增大草莓果实是得不偿失的。因为过量的激素会导致草莓果实畸形、口感变差、不耐储存等问题,果农也深知这一点,不会轻易采取这种损害自身利益的做法。
二、其他关于草莓的谣言
1. 空心草莓是因为打了激素
正常的空心原因
品种特性:部分草莓品种本身就容易出现空心现象,像“甜查理”草莓,其果实在生长过程中较易形成空心。这是品种自身的遗传因素决定的,与激素没有关系。
生长过程中的环境因素:在草莓果实快速膨大期,如果遇到温度过高或过低、水分供应不均衡等情况,也可能导致果实空心。例如,在果实膨大期,如果长时间干旱后突然大量浇水,草莓果实的生长速度会发生急剧变化,果肉生长不协调,从而出现空心现象。
2. 白屁股草莓是激素导致的
真正成因:草莓的“白屁股”现象主要是因为草莓在生长过程中,光照不均匀导致的。草莓果实靠近果柄的部分如果被叶片遮挡,接受光照不足,这部分的花青素等色素合成较少,就会呈现出白色,与激素毫无关联。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