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荣获全国城市综合信用指数“双第一”是城市信用建设成果的显著体现。以下是相关的情况:
一、含义
1. 排名情况
在全国城市综合信用指数排名中,厦门在不同的评价体系或者不同时段的评价中,在36个省会及副省级以上城市和直辖市中同时获得第一名的佳绩。
2. 综合信用指数涵盖内容
政务诚信方面
厦门市政府在政务公开、政策兑现、依法行政等多方面表现卓越。例如,在政策兑现上,对于企业的扶持政策能够及时、准确地落实到位。在政务公开方面,政府部门积极通过多种渠道公开职能部门的权力清单、责任清单、办事流程等信息,提高政务透明度,方便企业和市民办事与监督。
商务诚信方面
厦门的企业在市场交易、合同履行、产品质量、金融信贷等领域信用状况良好。众多厦门企业积极履行社会责任,在市场中树立了良好的口碑。例如,厦门的一些知名企业在国际贸易中严格遵守合同约定,按时交货、保证产品质量,提升了厦门企业在国际市场的信誉度。
社会诚信方面
在社会治理、居民信用意识培养等方面成果突出。厦门积极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通过开展信用宣传活动、建立社区信用档案等方式,提升居民的诚信意识。在社会治理方面,将信用融入到城市管理的各个环节,如在垃圾分类管理中,对遵守规定的居民和单位给予信用加分,对违规者进行信用减分等措施,提高了城市管理的效率和效果。
司法公信方面
厦门的司法机关在公正司法、司法效率、司法公开等方面表现优异。法院的案件审判能够做到公平公正,执行效率高,同时通过司法公开平台及时公布案件信息、裁判文书等,接受社会监督,增强了司法公信力。
二、取得“双第一”的原因
1. 政策支持与制度建设
厦门市政府高度重视信用体系建设,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法规来保障信用体系的建设。例如,制定了信用信息管理办法,明确了信用信息的采集、归集、共享、使用等规则,为信用体系建设提供了制度框架。
2. 信息化建设助力信用管理
厦门建立了先进的信用信息平台,整合了来自多个部门的信用信息,实现了信用信息的互联互通。通过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手段,对信用数据进行分析处理,为信用评价、信用监管等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撑。
3. 创新信用监管模式
在信用监管方面,厦门推行了以信用为基础的新型监管机制。例如,在市场监管领域,实行信用分级分类监管,对信用良好的企业减少检查频次,对信用较差的企业增加监管力度,提高了监管的精准性和有效性。
4. 城市文化与市民素质
厦门具有浓厚的诚信文化氛围,这种文化传统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市民的行为。市民积极参与城市信用建设,在日常生活中注重自身信用的维护,形成了良好的社会风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