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推动先进制造业新赛道聚势成群加速起跑的一些关键举措:
一、政策支持与规划引领
1. 制定产业政策
专项扶持政策
政府应出台针对先进制造业新赛道的专项扶持政策,如在高端芯片制造领域,给予企业税收优惠、研发补贴等。对于新建的先进芯片制造工厂,可按其固定资产投资额给予一定比例的补贴,同时在企业所得税方面给予减免,以降低企业的运营成本,提高其在全球市场的竞争力。
产业规划布局
制定科学合理的产业规划,明确不同地区发展先进制造业新赛道的重点方向。例如,在沿海发达地区,重点布局人工智能、高端海洋装备制造等高端产业;在内陆地区,结合当地资源优势,发展新能源汽车零部件制造、特色新材料等产业。通过规划引导产业集聚,避免地区间的无序竞争。
2. 加强资金支持
设立产业基金
设立专门的先进制造业产业基金,基金规模应足够大,如数百亿规模。重点投向处于成长阶段的先进制造业企业,为其提供资金支持用于技术研发、生产线升级等。例如,投资于新兴的量子通信设备制造企业,助力其突破技术瓶颈,实现产业化发展。
引导金融机构合作
政府引导银行、证券等金融机构与先进制造业企业合作。鼓励银行开发适合先进制造业的信贷产品,如针对智能制造项目的长期低息贷款;推动证券机构为符合条件的先进制造业企业提供上市辅导,帮助其拓宽融资渠道,加速企业发展。
二、创新驱动
1. 构建创新体系
建设研发平台
建立高水平的先进制造业研发平台,如国家级的智能制造研发中心。该中心应汇聚高校、科研机构和企业的研发力量,共同开展前沿技术研究,如5G与工业互联网融合技术、新一代人工智能算法在制造业中的应用等。同时,为企业提供技术咨询、测试验证等服务,加速技术成果转化。
鼓励企业创新
对企业的研发投入给予奖励,如按照企业研发费用的一定比例给予奖励资金。鼓励企业建立自己的研发机构,对于新认定的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给予高额奖励。同时,通过政策引导企业加强与高校、科研机构的产学研合作,例如企业与高校联合开展新材料研发项目,共享研发成果。
2. 培育创新人才
人才引进政策
制定优惠的人才引进政策,对于高端先进制造业人才给予高额安家费、子女入学优先等福利待遇。例如,对于引进的国际知名的航空航天专家,给予一次性数百万元的安家费,并解决其家属就业、子女就读优质学校等问题。
人才培养体系
构建多层次的人才培养体系,在高校中设置先进制造业相关专业,如增材制造工程专业、智能车辆工程专业等。同时,加强职业教育与企业需求的对接,开展订单式培养,为先进制造业企业输送大量熟练的技术工人。例如,职业院校与新能源汽车制造企业合作,按照企业生产岗位需求培养技术工人。
三、产业集群建设
1. 打造产业园区
完善园区设施
建设先进制造业产业园区,完善园区的基础设施,包括高标准的厂房、供配电设施、污水处理设施等。例如,在新能源电池产业园区,建设专用的变电站,满足企业大规模生产的电力需求;建设先进的污水处理设施,确保生产废水达标排放,为企业创造良好的生产环境。
提供配套服务
在产业园区内提供全方位的配套服务,如设立知识产权服务中心,为企业提供专利申请、知识产权保护等服务;建立物流配送中心,优化园区内的物流配送流程,降低企业物流成本。同时,搭建企业交流合作平台,促进园区内企业间的技术交流、产业链协作等。
2. 强化产业链协同
补链强链工程
开展产业链补链强链工程,针对先进制造业新赛道的产业链薄弱环节,有针对性地进行招商和培育。例如,在高端医疗设备制造产业链中,如果关键零部件依赖进口,就积极引进国外零部件企业在本地建厂,或者培育本土零部件企业,提高产业链的完整性和自主性。
构建产业联盟
组建先进制造业产业联盟,联盟成员包括产业链上下游企业、高校、科研机构等。通过产业联盟,实现信息共享、技术协同创新、市场联合开拓等。例如,在智能家电产业联盟中,上游的芯片企业与下游的家电整机企业可以共同研发智能家电新产品,高校和科研机构为其提供技术支持,提高整个产业联盟的竞争力。
四、市场培育与国际合作
1. 开拓市场需求
政府采购支持
政府在采购中优先考虑先进制造业新赛道的产品和服务,如在智慧城市建设中,优先采购本地企业生产的智能安防设备、智能交通系统等。通过政府采购的示范效应,引导社会资本对先进制造业产品的关注和投入。
应用场景拓展
为先进制造业产品创造更多的应用场景,如在新能源汽车推广方面,加快充电桩等基础设施建设,鼓励企业和居民使用新能源汽车;在5G应用方面,推动5G在工业制造、智慧医疗、智能教育等多个领域的试点应用,拓展市场需求空间。
2. 加强国际合作
技术交流合作
鼓励先进制造业企业与国际先进企业开展技术交流合作,例如中国的高铁制造企业与德国的轨道交通企业在高速列车技术研发、制造工艺改进等方面开展合作。通过合作,学习国际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提升企业的国际化水平。
国际市场开拓
支持先进制造业企业开拓国际市场,组织企业参加国际知名的工业展会,如汉诺威工业博览会等。政府为企业提供参展补贴、国际市场开拓专项资金等,帮助企业在国际市场上推广产品和品牌,提高国际市场份额。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