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对哪吒汽车关联公司被申请破产审查事件的进一步分析:事件背景补充:上海禹形广告有限公司法定代表人安堃表示,欠款项目主要涉及2022年和2023年哪吒汽车S及GT车型的媒体试驾活动、2023年全年的地方车展广告投放。双方自2021年起建立合作关系,初期付款流程正常,2024年该广告公司决定停止合作并追债。经法院调解达成的四期还款协议仅执行前两期,今年过年后法院立案强制执行,仍未取得实质进展。公司现状补充: 人事动荡:员工规模从2023年8000余人缩减至2025年3月的1700人,研发部门留存率不足20%。自2024年10月起员工薪资遭多次降薪,且离职补偿金长期拖欠。 运营停摆:2025年前两月国内销量仅536辆,同比暴跌98%,部分车型因拖欠零部件货款导致售后瘫痪。浙江桐乡、南宁、宜春三大生产基地自2024年10月起陆续停摆,价值12亿元的生产线被拆卸转运。可能原因补充: 盲目扩张产能:2021年后在南宁、宜春等地投建两座工厂,规划年产能30万辆,但2022年实际产能利用率仅20%,年亏损超10亿元。 技术路线偏差:长期依赖低端网约车市场,未及时布局增程式车型,导致2024年错失占市场30%的增程车风口,产品被诟病“续航短、故障率高”,品牌口碑持续下滑。事件影响: 对公司自身:母公司的资金支持可能会减少或中断,破产审查消息可能会动摇消费者信心,影响哪吒汽车的销售业绩,进而导致恶性循环。 对产业链:供应商面临货款无法收回的风险,134家供应商债转股协议未能挽救信任危机。经销商因无法交付车辆集体维权,部分门店陷入半停业状态。50万车主也受到影响,APP因流量欠费停摆、售后网点73%停运,二手哪吒N01估值跌破3万元。 对行业:作为中国新能源车市淘汰赛的典型案例,哪吒汽车的境遇折射出新势力车企面临的核心挑战,为其他新势力车企敲响了警钟,也反映出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过程中的结构性问题和挑战。未来展望:若哪吒汽车进入破产程序,或由地方政府牵头引入战略投资者进行重组,但需解决巨额债务和供应链信任危机。不过,业内专家指出,当前新能源汽车行业竞争白热化,缺乏核心技术储备及清晰市场定位的企业难以通过破产重整实现重生。其海外资产如泰国工厂虽具潜在价值,但母公司股权已遭多轮冻结,即便存在收购可能,也需先解决复杂的债权债务关系。更为现实的选择或许是资产分割,如桐乡、宜春的生产基地或成为传统车企产能扩张的并购标的,三电技术专利可能被竞拍。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