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5月18日发布的《2025中国卫星导航与位置服务产业发展白皮书》显示,2024年我国卫星导航与位置服务产业总产值达5758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7.39%,接近6千亿元,产值创新高。具体情况如下:核心产值与关联产值:2024年卫星导航与位置服务产业中,直接相关的芯片、算法、终端设备等核心产值达1699亿元,衍生带动形成的关联产值达4059亿元。专利申请情况:我国卫星导航专利申请总量累计突破12.9万件,同比增长4.8%,继续保持全球领先。产业规模与从业情况:相关领域企事业单位总数量已接近2万家,从业人员总数近百万。在境内上市的业内相关企业(含新三板)总数为94家,上市公司涉及卫星导航与位置服务的相关产值约占全国总体产值的9.52%。大众消费领域应用:截至2024年末,全国有约2.88亿部智能手机支持北斗定位功能;高精度车道级导航覆盖全国99%以上的城市和乡镇道路,日均提供位置服务超1万亿次、日均导航服务总里程超40亿公里;赋能全国50多个城市开展智能网联汽车道路测试,保障智能辅助驾驶等应用。国际市场拓展:北斗系统作为联合国认可的全球卫星导航系统核心供应商,全面进入民航、海事、移动通信等11个国际组织的标准体系。相关服务及产品已出口到140余个国家和地区,如30多个非洲国家已建设北斗CORS站,秘鲁钱凯港成为首个应用“5G+北斗高精度定位+AI”的智慧港口。产业产值持续扩大的原因,一方面是国家加快推进北斗优先应用和北斗产品国产化替代,同时各行业数字化转型和智能化升级,对卫星导航设备及时空数据的需求持续释放。另一方面,国务院印发的《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行动方案》,推动了专业领域和大众消费领域具有北斗功能终端设备的销量新增和存量替代。未来,北斗系统将加速与5G通信、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融合,在低空交通、低空物流、低空文旅、城市管理等领域发挥更大效能。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