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年 6 月 5 日,国家卫生健康委举行新闻发布会,对爱眼日如何护眼等问题进行了解答,不同人群的护眼方法如下:儿童青少年: 用眼习惯: - 控制电子产品使用,0—3 岁幼儿禁用手机、电脑等视频类电子产品,3—6 岁幼儿尽量避免接触和使用,小学生使用电子产品每天不超过 1 小时。 - 保持正确读书坐姿,眼睛和书保持一定距离,不躺着、趴着或在走路、坐车时看书,不在光线过强或过暗的地方看。 - 注意用眼卫生,不用手揉眼睛。 - 保证每天 2 小时以上户外活动,幼儿每天户外活动时间适当增加到 3 小时以上,上学期间充分利用课间休息到教室外活动。 - 做好高质量眼保健操,遵循准确、足时、足量、持久八字方针,每天不少于 2 次,每次不少于 5 分钟。 视力检查:从幼儿园和学龄阶段开始定期视力检查,至少一年两次,并建立视力档案。 饮食:家长提供均衡、混合膳食,多吃含花青素和β-胡萝卜素的食物,控制糖分摄入。 配镜:单纯性近视的儿童和青少年一般应全日戴镜。成年人(以高考考生和高血压患者为例): 高考考生: - 保持良好用眼和读写习惯,学习灯光均匀、柔和,避免屏幕过亮或过暗。 - 可通过熨目法(掌心搓热轻敷双眼)、穴位按压法(轻柔按压睛明穴和太阳穴,每个穴位 5 到 10 秒,重复 3 组)、瞬目训练(闭眼眨眼 10 次)缓解视疲劳,若眼干涩、视物模糊短时间不缓解及时就医。 - 饮食上早餐清淡有营养,午餐清淡少油少盐,忌食肥甘厚味、辛辣刺激食品。 高血压患者:避免过度用眼和在黑暗环境长时间刷视频,防止视网膜血管痉挛诱发“眼中风”,看 40 到 45 分钟后远眺休息,可局部用人工泪液缓解眼疲劳。 通用:避免在暗光下或侧躺玩手机,减少对眼睛的伤害。老年人: 疾病筛查:50 岁以上健康人群,以及患有糖尿病、高血压等全身慢性疾病和高度近视的患者,即使无明显症状,也应每半年至一年进行一次眼底检查。 症状识别:若出现视力异常(如视物模糊、视物变形)、视野改变(眼前固定黑影、闪光感、漂浮物增多、视野边缘缺损)、单眼视力差异等情况,应提高警惕,及时就医。此外,对于一些常见的护眼误区,专家也进行了纠正:- 戴眼镜不会让近视度数涨得更快,单纯性近视的儿童和青少年一般应全日戴镜以保持眼睛调节力放松。- 近视一旦产生不可逆,一些宣称能使眼轴回退、消除近视的产品缺乏验证证据,有效近视防控方法有每天 2 小时以上户外活动、合理近距离用眼、科学配镜等。- 正常使用电子产品无须对蓝光采取特别防护措施,但夜间过度接触蓝光可能影响睡眠,睡前应减少使用或开“夜间模式”。- 胡萝卜等营养素正常饮食可满足需求,无明显营养缺乏或眼病病史人群,不建议额外补充维生素类或眼保健产品,儿童盲目服用高剂量维生素 A 可能有副作用。- 主流激光近视手术技术成熟、安全性高,但术前要严格评估,术后要保持良好用眼习惯,否则可能度数回退,“近视手术存在严重后遗症”说法不准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