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农机让农民“慧”种地,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提高生产效率: 实现自动化作业:如智能插秧机、无人驾驶拖拉机等可自动完成耕、种、管、收等环节的作业,减少人工劳动强度和投入的人力数量。例如北大荒的智能插秧机,安装智能驾驶导航系统后,用手机规划好路径就能自动作业,以前 300 亩地需雇 5 人,现在使用智能插秧机可节省人力且提高效率。 提升作业速度:大型无人智能拖拉机等设备作业速度快,且可连续作业。像中国科学院研发的“鸿鹄 T200”无人智能拖拉机,动力强、行进速度较快,能搭配多种农机具开展多种作业,日均耕种土地面积可达 300 余亩,相比传统人工和小型机械作业效率大幅提升。提升作业精准度: 精准播种与施肥:精密播种系统可使电动播种和施肥同步,提升播种精确度;精准施肥设备能根据土壤肥力和作物需求精准施肥。例如北大荒农业股份八五二分公司对传统播种机加装精密播种系统和大豆根瘤菌喷施装置,实现豆种和液体菌剂同床、菌剂喷量与机车作业速度同步,达到强根固氮、减肥节本的目的。 精准整地与灌溉:卫星平地机可根据地面高低自动调整铲子,误差不超过 2.5 厘米,土地平整精度高;精准滴灌设备能将水精准送达各处,亩均节水 30%左右。如永清县的卫星平地机,一天能平整几十亩地,且精度高,为后续耕种打下良好基础。优化农业管理: 实时数据监测与分析:智能农机搭载的传感器等设备可实时收集农作物苗情、土壤墒情等数据,通过智慧农业管理平台进行深度分析,为农户提供精准、个性化的种植建议。例如青岛的智慧农机,能实时上传作业数据和照片,农户可在家中通过手机了解农机作业情况,还能根据平台分析的苗情和墒情等信息进行科学管理。 合理调配农机资源:借助信息化平台,可实现农机的就近调配,减少农机转场费用。如青岛供销普惠农业服务有限公司的平台,能观察附近农机作业情况并进行调配,提高农机使用效率,降低成本。降低生产成本: 减少人力成本:自动化作业减少了对人工的依赖,降低了雇佣劳动力的费用支出。如南昌县大田农社有了智能农机加持,26 个人就可以管理万亩地,人力成本大幅降低。 节约农资成本:精准作业避免了种子、化肥、农药等农资的浪费。例如精量播种机省种子,精准施肥和施药减少了农资过量使用,降低了投入成本。促进可持续发展: 资源高效利用:精准灌溉、施肥等措施提高了水资源、肥料等资源的利用率,减少浪费,降低对环境的污染。如精准滴灌技术,在节水的同时,也减少了肥料随水流失等情况,有利于保护土壤和水环境。 推动农业现代化转型:智能农机是现代农业的核心支撑,其广泛应用推动农业生产从主要依靠人力畜力向依靠机械动力转型升级,促进农业产业的现代化发展,为建设农业强国提供重要支撑。此外,政府出台一系列政策支持智能农机发展,包括完善购置资金政策、加快农村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培育新型职业农民等,也为农民更好地使用智能农机“慧”种地提供了保障和助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