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走进故宫 赏“彩画千年”

[XinWen.Mobi 原创复制链接分享]
xinwen.mobi 发表于 2025-6-9 17:02:5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彩画千年——中国官式彩画传承与创新展”于2025年5月27日在故宫博物院永寿宫展厅正式对公众开放,展览持续至8月26日。以下是本次展览的相关介绍: 展览板块与展品“守正”板块:共七个单元,精心遴选了43件自隋朝至清代的中国官式建筑彩画代表性作品的临本和彩画小样等,为历代彩画的精选之作,许多展品为首次对公众展出。“创新”板块:共四个单元,精选了国家艺术基金艺术人才培训资助项目的优秀学员作品,以彩画图案元素为基础,突出展示从南薰殿彩画研究复原、色彩运用、全方位立体建模渲染到图案提取,并由二维到三维(视频交互)文化创意设计的过程。 展览亮点首创“大彩画”概念:展览荟萃了故宫博物院、敦煌研究院等多家博物馆、科研机构与高校的珍贵藏品与学术成果,第一次提出“大彩画”的学术概念,将敦煌莫高窟唐宋时期的藻井彩画、壁画边饰与窟檐彩画等与故宫明清官式彩画串联成一个有机的整体,打通了中国官式彩画发展演变的历史脉络。立体展示建筑彩画:注重从平面到立体全方位展示作为空间装饰艺术的建筑彩画,展品形式多样,涵盖彩画临摹品、小样、复原图及彩画斗栱模型,如故宫博物院藏彩画名家何文奎、张德才绘制的明清彩画精品小样,还首次展出了中国官式建筑彩画泰斗王仲杰的彩画研究成果等。复原传统彩画工艺:现场展示了故宫古建部团队“彩画作营造技艺复原工艺”的研究成果,以故宫清代永寿宫和玺彩画、文渊阁苏式彩画工艺为例,从工序、材料、技法等方面,展现清代作为官式彩画发展最后一个高峰期的工艺魅力。融合现代科技手段:将传统彩画艺术与现代科技手段相结合,将彩画工艺融入数字交互,让观众零距离体验、互动,感受传统建筑彩画的魅力。同时,作为展中展的“中国官式彩画图案艺术设计创意人才培训”成果展,还打造了手环、丝巾、摆件等众多令人耳目一新的文创产品。 部分展品介绍隋代莫高窟427窟人字披脊枋莲花伎乐童子彩画:由李其琼、欧阳琳于1959年临摹,敦煌研究院藏。该彩画展现了隋代彩画的艺术风格,莲花伎乐童子的形象生动优美,色彩鲜艳,反映了当时佛教艺术的发展和影响。宋代五彩遍装五铺作斗栱彩画模型:通过模型可以直观地看到宋代五彩遍装斗栱彩画的色彩搭配、纹饰图案以及斗栱的结构形式,体现了宋代彩画的精美与规范,以及当时建筑技术和艺术的高度发展。梁思成手绘(朱启钤批注)宋《营造法式》彩画研究珍贵草图:清华大学建筑学院“中国营造学社纪念馆”收藏的这五幅草图,是研究宋代彩画的重要资料,展现了梁思成等学者对中国古代建筑彩画的深入研究和探索,具有极高的学术价值。明代金线石碾玉斗栱彩画模型:与宋代五彩遍装斗栱彩画模型对比展示,清晰地呈现了斗栱彩画从唐宋到明清在色彩及纹饰方面的发展演变,反映了不同时期建筑彩画的风格特点和审美变化。明末清初大高玄殿明间脊部和玺彩画小样:由何文奎、张德才于20世纪50年代临摹,故宫博物院藏。该小样展现了明末清初和玺彩画的典型特征,以龙凤纹饰配以沥粉贴金,色彩华丽,工艺精湛,是明清官式彩画中的精品。
回复

举报

QQ|手机版|标签|新闻移动网xml|新闻移动网txt|全球新闻资讯汇聚于 - 新闻移动网 ( 粤ICP备2024355322号-1|粤公网安备44090202001230号 )

GMT+8, 2025-7-24 23:33 , Processed in 0.110637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消息来源网络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