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西安,以 3D 打印技术为代表的“打印”产业正展现出全新图景,其中铂力特增材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是典型代表,其发展映射出西安该产业的诸多特点和趋势:技术研发与突破: 打破壁垒,全产业链布局:铂力特 2011 年成立,源于服务国产大飞机的科研项目,历经多年努力,2014 年推出第一台金属 3D 打印设备,2019 年上市。如今研发涵盖 3D 打印全产业链(设备、工艺、原材料、软件等),截至 2024 年底累计申请专利 688 项,破解多项“卡脖子”技术难题。 协同创新,整合资源:依托国家企业技术中心等平台,牵头承担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等项目,如 2024 年的“大型关重结构件规模化激光高效高稳定增材制造的应用示范”项目,集结产学研力量协同攻坚,提高成果转化效率、分散风险成本。 人才培养,筑牢根基:2021 年成立金属增材制造技术人才培养联盟,与十余所院校合作,为行业输送高技能人才。应用场景拓展: 飞机制造相关基础支撑:公司起源于服务国产大飞机项目,虽未详细提及当前在飞机制造领域的具体最新应用成果,但作为其发展源头和技术储备的重要方向,为飞机制造领域的 3D 打印应用奠定了技术基础,如在大型关重结构件增材制造方面的研究可为飞机零部件制造提供技术支持。 手机制造创新应用:为某国产品牌折叠屏手机打造铰链中的翼板与外转轴中框等核心部件,通过 28 道精密工序,将 3D 打印钛合金商业化产品最小尺度纪录从 0.3 毫米缩至 0.15 毫米,使铰链整体刚性提升 36%,强度提升 120%,核心组件抗冲击能力提升 100%,让手机折叠结构更轻、更薄、更强且耐用。 传统产业革新:在传统鞋模制造领域,用金属激光选区熔化技术取代手工雕刻与 CNC 加工的高耗材、长周期、高污染模式,实现一次成形,金属耗材减少 20%、制造时间缩短 30%,花纹更立体。产业生态构建与发展趋势: 国产替代进阶:面对产业链上游“卡脖子”隐忧,推进核心元器件国产化替代,建设高品质钛合金、高温合金工厂,实现关键原材料与核心部件自主可控。 绿色发展协同:2024 年研发运行自动化生产线,构建闭环粉末流转系统,结合金属 3D 打印低能耗等特点,实现原材料高效循环利用,减少浪费与废弃物产生。 创新闭环形成:形成以“技术研发 - 场景革命 - 集群共生”为核心的创新闭环,“西安智造”图景在创新链与产业链无缝对接中加速绘就。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