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6月9日,北约秘书长吕特在伦敦发表惊人言论,警告北约各成员国,如果不将军事化支出提高到占GDP 5%的水平,包括3.5%的核心国防开支和1.5%的国防相关开支,那么这些国家最好学会说俄语。 事件背景俄乌冲突影响:俄乌冲突持续,北约认为俄罗斯对欧洲大陆存在威胁。美国施压:美国此前就曾要求北约盟国增加军费开支,以减轻自身在北约中的防御负担。特朗普政府时期就有相关要求,如今特朗普再次上台,加大了对北约盟国的施压力度。北约内部目标设定:北约计划在6月晚些时候举行的峰会上,要求各成员国承诺到2030年代时将本国GDP的3.5%用于核心国防开支,另将GDP的1.5%用于国防相关支出。然而,目前北约的32个成员国中,今年可能会有23个成员国达到军费占GDP的2%的目标,但仍有多国进展缓慢。 吕特言论目的呼应美国要求:推动欧洲盟友增加军费,让美国在北约中的防御负担更加均衡。提升欧洲战略自主性:若北约成员国真的把军费开支比例提升到5%,欧洲国家在北约军事集团中的地位和话语权将得到提升,减少对美国的依赖。引起欧洲国家重视:通过夸大其词的言论,引起欧洲国家对增加军费开支的重视。 各方反应俄罗斯:俄总统新闻秘书佩斯科夫称,北约的该计划“正表明其本身就是一个侵略和对抗的工具”,“北约已暴露了本质。欧洲纳税人将花钱来消除他们所说的来自我们国家的威胁”。部分北约成员国:加拿大总理卡尼承诺将于明年初达成2%的北约基准线,并投入93亿加元增加军费,但未说明资金来源,且表示“加拿大不会再完全依赖美国”。德国表示在2025年前补齐2%缺口,但未表态是否支持5%。西班牙、意大利等国仅承诺在2025年达到2%的门槛,对进一步提高到5%的目标持谨慎态度,被视为5%目标的主要反对者。 面临挑战经济压力:对于欧洲许多国家而言,将军费开支提高到GDP的5%是一项沉重的经济负担。欧洲各国经济发展不均衡,一些国家经济增长乏力,增加军费开支可能会对国内的民生、社会福利等造成影响,引发民众不满。国内政治阻力:在一些国家,增加军费开支可能会面临国内政治的阻力。部分民众和政治团体可能更关注国内的社会问题和经济发展,对增加军费开支持反对态度。北约内部协调难题:北约内部各国的利益诉求和战略考量存在差异,要让所有成员国都同意将军费开支提高到5%的目标,并非易事,需要进行大量的协调和沟通工作。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