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她在时空尽头》中日导演共创“太素”宇宙

[XinWen.Mobi 原创复制链接分享]
xinwen.mobi 发表于 2025-6-23 03:15:4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她在时空尽头》作为中日动画导演首次联合共创的“太素”宇宙开篇之作,以宇宙能量“太素”为叙事纽带,串联起四位导演对时空、文明与情感的多元诠释,展现了跨国动画创作的突破性实验。 一、“太素”宇宙:能量线索下的文明共鸣影片以“太素”(中国古代哲学中宇宙初始的混沌元气)为核心,四位导演分别执掌四个独立时空单元:  翁铭(《深海》美术指导)以3D技术开启“机械降神”序章,塑造能量体少女艾琪拉的诞生,奠定“情感记忆对抗毁灭”的核心命题;  森田修平(《九十九》导演)以日本妖怪美学融合中国戏曲元素,在古风战场中演绎“妖怪军师”与人类公主的羁绊,暗藏中日妖怪文化互文;  李炜(《姜子牙》导演)回归出生地上海,将童年街巷重构为“赛博朋克老弄堂”,通过AI歌姬与战争孤儿的故事,探讨科技文明下的情感存续;  渡边信一郎(《星际牛仔》导演)以绘本风格收尾,描绘世界末日时老人与机器人修复“太素水晶”的寓言,呼应开篇的“记忆救赎”主题。  四个单元通过“太素水晶碎片”“时空裂缝”等符号形成闭环,如李炜单元的弄堂门牌暗藏渡边绘本的坐标,森田的妖怪面具在翁铭的机械城墙上浮现,构成导演间的“隔空对话”。 二、中日导演的风格碰撞与共创1. 文化基因的交融:日本导演森田修平在研究中国《山海经》后,将“姑获鸟”与“精卫”元素融入角色设计,而李炜则在赛博场景中保留上海老茶馆的评弹声,形成“东方未来主义”的统一基底。  2. 技术形式的突破:渡边信一郎首次尝试绘本逐帧动画,森田修平在二维手绘中嵌入动态水墨,翁铭为李炜单元的AI角色设计“液态毛发”技术,打破中日动画惯常的美术壁垒。  3. 情感命题的共鸣:四位导演虽来自不同文化背景,但均以“战争中的情感留存”为锚点——渡边的反战内核、李炜对上海城市记忆的眷恋、森田对“非人类生命”的共情,最终汇聚于“记忆是跨越时空的永恒能量”这一普世主题。 三、从电影到宇宙:动漫主题影院的生态延伸影片首映礼落地上海首家动漫主题影院(上影BOE-α超级影城),影院5-6楼的沉浸式空间中,观众可通过裸眼3D屏追溯“太素”能量在四个单元的流动轨迹,AR技术更将电影中的妖怪、机械元素投射于现实场景。这种“电影+线下宇宙”的联动,正是导演们对“太素”概念的现实延伸——正如李炜所言:“我们不仅在造电影,更在造一个能让观众走进的、活着的宇宙。” 结语《她在时空尽头》的“太素宇宙”并非简单的拼盘电影,而是中日动画人以“情感”为公约数,在技术、文化、美学层面的深度共创。当渡边信一郎的绘本风遇见李炜的赛博弄堂,森田修平的妖怪军师对话翁铭的机械少女,一场关于时空的东方哲思,正在银幕内外悄然生长。这部作品不仅是金爵奖的入围佳作,更是中日动画产业从“借鉴”到“共生”的里程碑。

回复

举报

QQ|手机版|标签|新闻移动网xml|新闻移动网txt|全球新闻资讯汇聚于 - 新闻移动网 ( 粤ICP备2024355322号-1|粤公网安备44090202001230号 )

GMT+8, 2025-7-25 20:10 , Processed in 0.047238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消息来源网络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