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红线女儿童剧场”挂牌 让粤剧艺术播种孩子心田

[XinWen.Mobi 原创复制链接分享]
xinwen.mobi 发表于 2025-6-24 08:21:3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6月21日,在粤剧大师红线女诞辰百年之际,广州白云区民航幼儿园的“红线女儿童剧场”正式挂牌,标志着粤剧艺术传承迈入“从娃娃抓起”的新阶段。这座可容纳350名观众的剧场,不仅是对红线女“艺术服务人民”精神的致敬,更通过沉浸式教育,让粤剧文化在孩子们心中生根发芽。 一、以剧为桥:构建“粤剧文化生态圈”剧场的诞生源于民航幼儿园多年的探索——从2022年启动的“粤剧播种工程”开始,孩子们走进粤剧院与演员互动,创排《旗开得胜》《猴王出世》等童趣剧目,将南派武功、岭南风情融入表演。如今,剧场前厅的“大佬倌牵手小红豆”主题展览,以红线女指导少儿的珍贵影像,串联起“大师与童声”的传承故事。幼儿园更将粤剧融入日常:双周一节的校本课程,涵盖唱腔、身段、脸谱;大课间的“粤韵操”让千名孩子齐练水袖、剑舞;期末结业典礼变身粤剧故事会,孩子们在《木兰辞》的演绎中感受家国情怀。 二、沉浸式体验:从“看客”到“主角”剧场未来将常态化开展“少儿粤剧体验日”和“红派艺术工坊”,孩子们不仅能观看《昭君出塞》等经典选段,还可穿上戏服学“兰花指”、画脸谱,甚至参与儿童剧创编。正如红派第三代传承人葛锐娟在挂牌仪式上与童声同唱,专业与稚嫩的碰撞,正是文化基因的生动传递。教育专家谭健文指出,这种“剧目创编—师资培养—家校联动”模式,让粤剧从舞台走向生活——家长参与亲子粤剧工作坊,社区活动中“小梅花”们登台献艺,形成“学校—家庭—社会”共育的生态。 三、播种的不仅是技艺,更是文化认同红线女生前常说:“粤剧要靠年轻人,尤其是孩子。”如今,民航幼儿园的实践印证了这一点:孩子们在《鸿胜馆》中感受武术身段的刚柔,在《蓝蓝天》里用童谣演绎粤剧唱腔,甚至将粤剧元素融入美术课的脸谱剪纸、语文课的诗词改编。华东小学等先例也证明,当粤剧成为“会呼吸的文化”(如该校学生覃俊生成为“传承粤剧小天使”),传统文化便不再是课本里的符号,而是成长记忆的一部分。 四、未来:从“小红豆”到“生力军”挂牌仪式上,专家呼吁将剧场打造成“儿童粤剧孵化基地”。接下来,剧场计划联动粤港澳少儿戏剧赛事,邀请红派传人驻场指导,甚至将优秀剧目推向社区、养老院。正如园长刘心慧所言:“我们不是要培养小演员,而是让每个孩子心中有颗‘红豆’——懂得欣赏、热爱,未来无论从事什么,都记得这份岭南韵味。” 结语当350个座位的剧场响起童声粤韵,当“小红豆”们在舞台上比划着尚不标准的“七星步”,粤剧的传承便有了最温暖的注脚。红线女儿童剧场的意义,不仅在于技艺的传递,更在于让文化自信的种子,在游戏、体验与欢笑中,悄然长成守护传统的力量。这或许就是对大师最好的纪念——让粤剧,成为孩子们“听得懂、玩得转、忘不掉”的童年记忆。

回复

举报

QQ|手机版|标签|新闻移动网xml|新闻移动网txt|全球新闻资讯汇聚于 - 新闻移动网 ( 粤ICP备2024355322号-1|粤公网安备44090202001230号 )

GMT+8, 2025-7-18 12:28 , Processed in 0.049207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消息来源网络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