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北京:教育科技人才三子落定 满盘皆活

[XinWen.Mobi 原创复制链接分享]
xinwen.mobi 发表于 2025-6-29 10:16:4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北京:教育科技人才三子落定 满盘皆活”指的是北京通过整合设立教育科技人才工作领导小组,统筹谋划和推进教育强国首善之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和高水平人才高地建设,推动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效,为城市发展注入强大动力,激活了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全局。具体情况如下: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以中关村学院为例,该学院以选拔、培养人工智能拔尖创新人才为使命,与国内数十所高校合作,聚顶尖师资,以科研项目为载体进行学生培养。此外,北京市科委、中关村管委会组织实施“启研计划”,支持高校高年级本科生早期开展基础研究,项目覆盖10所高校,累计培养近1000名本科生。贯通人才培养体系:北京支持北京通用人工智能研究院联合多所高校,创建“通用人工智能实验班”和“通用人工智能因材施教计划”,构建“双导师”和“双课堂”机制,贯通本硕博一体培养体系,至今已累计招收4届246名本科生,与全国14所高校联合招收培养201名博士生。加强人才引育与产业支撑:北京实施医师科学家培养、青年临床研究人才培训等计划,形成紧缺人才引育有效路径。同时设立规模达200亿元的市级医药健康领域产业投资基金,市区联动打造专业并购基金,支撑产业创新发展。截至2024年,北京市属博士后设站单位749家,在站博士后2138人,设站单位涵盖除军事学外的12个学科门类和全市全部“高精尖”产业领域。构建全学段全链条人才培养体系:在基础教育阶段,升级建设北京青少年创新学院,已建立首批市级培养基地18个,完善青少年拔尖创新人才自主培养体系。以中考中招改革撬动高中育人模式变革,推进普通高中多样化发展。在高等教育阶段,推广高校人才分流培养模式,支持高校构建厚基础、宽口径、通专结合的人才培养体系,如北京工业大学新设置智能建造专业,体现交叉复合人才培养特色。推动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推动集成电路、生物医药等领域的200余项校企合作项目在相关职业学校落地。依托沙河大学城高校联盟,建设未来科学城产教融合示范区,推动高校与企业、科研院所建立协同育人体制机制,产出高质量科技创新成果落地服务区域。各区因地制宜引才育才:例如石景山区瞄准“科技+文化”人才需求,擦亮“景贤计划”品牌,与17所高校发起成立“高校京西发展联盟”,共建高校青年创新人才实践实习基地。朝阳区坚持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通过开展名师、名校长“双名工程”,出台教育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支持计划等,提升教师、学生科学素养与创新能力,同时以“商务+科技”双轮驱动发展战略,吸引大量科技人才,全区人才总量达155万人,约占全市的20%。
回复

举报

QQ|手机版|标签|新闻移动网xml|新闻移动网txt|全球新闻资讯汇聚于 - 新闻移动网 ( 粤ICP备2024355322号-1|粤公网安备44090202001230号 )

GMT+8, 2025-7-25 20:39 , Processed in 0.042213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消息来源网络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