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2万米高空打气球,法国战机在练啥?

[XinWen.Mobi 原创复制链接分享]
xinwen.mobi 发表于 2025-6-29 11:20:4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2025年6月,法国军方出动多架“阵风”和幻影-2000战斗机,发射导弹击落了在2万米平流层飞行的气球。此举看似简单,实则背后有着多重训练目的与战略考量,具体如下:反制“伪卫星”威胁:随着技术发展,高空气球和飞艇正从气象工具演变为军事平台。以色列已部署“赫尔墨斯”高空飞艇,可携带雷达和电子战设备在2万米滞空数周;美国的“近太空飞艇”计划则试图构建覆盖全球的监视网络。法国此次测试的靶标正是由国家空间研究中心提供的平流层气球,其飞行高度和速度与这类“伪卫星”高度相似,通过演练可提升对这类目标的拦截能力,防止其对法军部署进行实时监控或干扰通信和导航系统。破解无人机蜂群战术:无人机群以“数量优势”和“低可探测性”成为现代防空的噩梦。2024年俄乌冲突中,俄军使用的“天竺葵-2”无人机多次突破北约防空系统,暴露出传统雷达的局限性。高空气球虽无动力,但可作为无人机的中继节点或诱饵,引导蜂群实施饱和攻击。法国此次测试重点验证了战机在超高空对低速目标的快速拦截能力,从发现到摧毁仅需8分钟,这一时间窗口足以应对典型的无人机群突袭。重塑军售市场地位:近年来,法国军工在国际市场遭遇挫折,印度抱怨“阵风”维护成本高,埃及因技术转让条款分歧取消订单。此次测试被视为法国重塑“欧洲防务领袖”形象的关键。“米卡”导弹在高空的稳定表现,以及“阵风”与预警机、卫星的协同能力,是向潜在客户展示的核心卖点。目前卡塔尔已表示对升级版“米卡NG”导弹感兴趣,埃及也重启了采购“阵风”的谈判。探索“天-空-地”一体化作战模式:测试中,法国首次实现了“奥丁之眼”卫星、陆基雷达和战机的实时数据共享,卫星提供早期预警,雷达进行精确跟踪,战机完成致命一击,整个过程在“战场态势云”系统中无缝衔接。这种作战模式是法国《2024至2030年军事规划法》的核心内容,若全面部署,可将防空反应时间缩短至现有系统的1/3。推动欧洲防务自主:在美国战略重心转向印太、德国受财政压力制约的背景下,法国正以技术优势主导欧洲防空体系整合。2026年,法意联合研制的SAMP-TNG远程防空系统将列装,其雷达可探测300公里外的高超音速目标,拦截高度达50公里。此次测试中积累的高空作战数据,将直接用于SAMP-TNG的软件升级,有助于法国在欧洲防务领域发挥更大主导作用。
回复

举报

QQ|手机版|标签|新闻移动网xml|新闻移动网txt|全球新闻资讯汇聚于 - 新闻移动网 ( 粤ICP备2024355322号-1|粤公网安备44090202001230号 )

GMT+8, 2025-7-25 23:45 , Processed in 0.056335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消息来源网络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