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农业农村部等提示防范“订单农业”骗局风险

[XinWen.Mobi 原创复制链接分享]
xinwen.mobi 发表于 2025-6-29 16:55:2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2025年6月25日,农业农村部、公安部、市场监管总局联合发布防范“订单农业”骗局风险提示,提醒广大农民提防不法分子打着“订单农业”幌子,实施合同诈骗、非法生产销售假劣农资等违法犯罪行为,损害自身合法权益。相关内容如下:“订单农业”骗局特征:    选择小众品种行骗:食用菌、中药材、特色畜禽中的一些小众品种,技术门槛高、市场行情波动大且技术标准不健全,农民因不熟悉情况易受骗。    利用互联网直播虚假宣传:通过网络直播吹嘘项目“投入少”“利润高”“销路广”,炒作“国家级重点扶持项目”等概念,甚至伪造文书证件、谎称受政府委托,欺骗性强。    利诱方式花样频出:承诺远高于市场行情的回购价格和高额投资回报率。还通过邀请免费参观、报销路费等吸引农民实地考察并签约,或找“托儿”制造履约假象,引诱更多人受骗。    缺乏实体产业支撑:不法分子常租用场地设备,虚构企业“规模大”等假象,实则既无种植养殖技术,也无农产品销售或加工渠道,不具备履约能力。有的还会恶意注册多家企业,纠纷增多时就注销企业、失联跑路,换个“马甲”继续行骗。    高价捆绑销售假劣农业投入品:多数不法分子无生产经营许可资质,提供的农业投入品多为“三无”产品。即便产品无明显质量问题,也可能消极提供技术服务或传授错误技术,导致减产绝收,再将不履约责任推给农民。防范建议:    咨询技术可行性:向当地农业技术推广机构等咨询相关企业宣传推介的技术模式是否可行,了解从事相关产品种植养殖所需的场地、环境和技术要求。    了解市场行情:通过网络搜索等渠道,深入了解相关农产品的市场行情、农业投入品价格是否合理,同时查看相关企业是否有负面舆情。    查询企业资质:通过中国种业大数据平台、中国农药信息网等,查询相关企业是否具有生产、经营资质,相关农业投入品是否为合法产品。对有疑义的情况,可向所在地乡镇政府和相关部门咨询。
回复

举报

QQ|手机版|标签|新闻移动网xml|新闻移动网txt|全球新闻资讯汇聚于 - 新闻移动网 ( 粤ICP备2024355322号-1|粤公网安备44090202001230号 )

GMT+8, 2025-7-25 23:10 , Processed in 0.037887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消息来源网络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