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打后补”是指符合条件的规模养殖场先自主采购强制免疫疫苗、自行开展强制免疫和免疫抗体检测,经有关部门审核确认后给予经费补贴的政策。浙江主要从压实责任、完善疫苗管理、强化监测评价、推进数字化管理等方面做好“先打后补”后半篇文章,具体如下:压紧压实各方责任:严格履行养殖场(户)强制免疫主体责任,要求其建立畜禽免疫档案和养殖档案。明确第三方服务主体责任,确保疫苗采购使用等合法合规。对因弄虚作假、免疫不达标引发动物疫情的,依法依规严肃处理。完善疫苗采购与流通存储:强制免疫疫苗在停止直接供应的过渡期间,实行县级集中采购、养殖场户自行采购、第三方服务主体采购等多种形式并举。严格执行相关管理办法和实施细则,疫苗生产、经营企业以及第三方服务主体自行贮存、配送疫苗的,应具备相应冷链条件,也可委托具备条件的单位配送,全程处于规定贮藏温度下。发挥市场服务主体作用:推动形成大中型养殖场自行开展免疫、小散户向第三方服务主体购买服务的免疫模式,满足生产经营主体多样性需求,促进免疫责任明晰化。强化免疫效果监测评价:鼓励引导养殖场主动检测免疫抗体,建立以县级监督抽检为主、省市级飞行检测为辅的强制免疫效果监测评价体系。各地制定监测和评价方案,加大监测力度,定期评估并向社会公布。对于免疫抗体不合格场点,及时查找原因并进行补免或调整免疫方案。完善数字化管理:依托浙江省数字畜牧应用系统或农业农村部“牧运通”小程序,督促相关主体及时报送疫苗采购信息、免疫信息等。通过系统“先打后补”模块功能,读取存栏数、疫苗使用量等数据,自动核算补助经费,全面推行网上申报,实现“自主申报、在线审核、直补到户”。强化组织与资金支持:各级农业农村、财政部门加强组织领导,倒排时间表,强化部门协作,细化工作措施。同时,提供资金支持,确保政策顺利实施。强化政策宣传与考核评价:通过专题培训、发放明白纸等方式,加大政策解读、宣传力度,并将补贴政策内容等信息在相关网站上公示,接受社会监督。加强改革进度跟踪,强化监督考核,及时总结先进经验和典型做法,形成良好推进氛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