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6月29日公布了2025年前五个月物流运行数据。数据显示,物流运行呈现总体平稳、结构进一步优化的特点。具体如下:物流需求总量保持增长,结构升级成效初现: 工业品物流:1-5月份,工业品物流总额同比增长5.6%。5月份同比增长5.5%,增速环比回落0.1个百分点。产业升级方面,装备制造物流需求对增长贡献率超五成,汽车制造、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等行业5月份增速均超过10%。政策支撑方面,电机制造、船舶及相关装置制造等行业5月增速保持10%-20%。 民生消费物流:1-5月,单位与居民物品物流总额同比增长6.4%,5月份同比增长8.3%。直播带货、即时零售等消费新业态日趋成熟,1-5月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同比增长6.3%,5月电商物流指数创年内新高。 进口物流:1-5月进口物流总额同比下降4.1%,5月当月同比下降3.8%。大宗商品方面,铁矿砂及其精矿、煤及褐煤等进口物流量累计同比下降,粮食进口累计同比下降29.7%,降幅收窄10.2个百分点。中间品方面,机床、集成电路进口物流量保持增长,累计增速分别为25.1%和8.4%,进口物流结构向高附加值工业产品转变。 绿色与再生资源物流:1-5月再生资源物流总额同比增长16.2%,5月份当月增长13.3%。新能源汽车、汽车用锂离子动力电池相关生产物流量同比增速超过30%,绿色新型材料物流量显著增长。物流供给规模扩张,运力结构升级成果显现: 物流业景气状况:5月,中国物流业景气指数为50.6%,今年以来连续三个月保持扩张。中部地区和西部地区业务总量指数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分别为51.1%和52.8%。 运输方式协同:5月民航货邮运输量同比增长16.6%,国际航空货运能力持续增强,增长26.3%。国家铁路货运周转时效缩短,运输效率提高1.0%。中欧班列5月份开行1688列,中亚班列开行1321列,同比增长30.9%。1-5月份发送铁水联运集装箱量683.3万标箱,同比增长18.4%。 仓储物流:5月中国仓储指数为50.5%,连续7个月运行在扩张区间。库存周转次数指数为52.4%,4月末产成品存货周转天数为21.0天,环比缩短0.2天。服务价格与企业经营联动,微观物流主体韧性凸显: 物流服务价格:公路物流需求改善,5月中国公路物流运价指数环比回升0.06%,同比上涨2.02%。海运市场供需平衡,5月沿海(散货)综合运价指数平均值环比回落0.2%,中国出口集装箱综合运价指数平均值环比回落0.3%。快递市场竞争激烈,5月快递服务单票平均价格同比降幅扩大至7.6%。 企业经营情况:1-5月,重点调查物流企业业务收入同比增长6.5%。企业每百元营业收入中的成本维持在95.3元左右,部分领域收入利润率边际改善,总体仍维持在3%左右。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