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一课难求”的老年大学

[XinWen.Mobi 原创复制链接分享]
xinwen.mobi 发表于 2025-6-29 21:55:5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近年来,老年大学变得十分火爆,出现了“一课难求”的现象。以下是对这一现象的具体分析:老年大学“一课难求”的原因:    老年人需求增长: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老年人不再满足于“老有所养”,而是追求“老有所乐”和“老有所为”,渴望通过学习新知识、技能来充实生活,促进与他人交流,实现人生价值,摆脱孤独和空虚感。    课程设置丰富:老年大学的课程日益多样,不仅有舞蹈、声乐、书法等传统文娱课程,还新增了人工智能应用、咖啡品评与制作、短视频拍摄与制作等新潮课程,能满足不同老年人的兴趣爱好和学习需求,对老年人吸引力大。    办学公益低价:老年大学通常秉持公益办学理念,学费较低,如桐乡市老年大学一门课学费在60-150元不等,以较低的成本就能享受专业人士教学,性价比高,使得更多老年人有意愿报名。老年大学供给不足的体现:    学校数量有限:尽管全国各类老年大学(学校)已达7.6万所,但面对2.1亿的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数量仍显不足,尤其是县域、乡村等下沉市场老年教育服务覆盖率低,校舍短缺现象更为严重。    师资力量短缺:老年教育以公益性为主,收费较低,依赖有限的财政资金,难以吸引和留住足够的专业教师,很多老年大学教师99%是兼职,不少课程因找不到合适老师而无法开设。缓解“一课难求”的措施:    政策支持社会力量办学:国家出台“扩大老年教育资源供给”“支持社会力量举办老年大学”等政策,一批市场化老年教育机构应运而生,与公办老年大学形成错位发展,满足老年人个性化需求,如提供小班课或短期课程等。    学校动态调整课程与教学:许多老年大学根据老年人需求,增加健康养老、信息技术等课程设置,并对硬件和教学方法进行适老化改造,如配置多媒体教室,录制课程方便学员回看,调整教学方式鼓励互动讨论等。    利用数字技术优化资源配置:部分地区的老年大学借助数字技术搭建课程资源共享平台,提高优质课程资源的普惠性与可及性,还利用人工智能依据老年人学习特点和兴趣偏好定制学习路径与方案,精准预测学习需求,合理调配资源。
回复

举报

QQ|手机版|标签|新闻移动网xml|新闻移动网txt|全球新闻资讯汇聚于 - 新闻移动网 ( 粤ICP备2024355322号-1|粤公网安备44090202001230号 )

GMT+8, 2025-7-25 16:38 , Processed in 0.092651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消息来源网络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