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点“竹”成金 生态富民

[XinWen.Mobi 原创复制链接分享]
xinwen.mobi 发表于 2025-6-30 01:16:4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 点“竹”成金 生态富民“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自古以来,竹子就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其修长挺拔、四季常青的身姿,不仅为自然景观增添了独特的韵味,更因其广泛的用途,成为人们生产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资源。从日常生活中的竹筷、竹篮,到建筑领域的竹材应用,竹子以其坚韧、轻便、环保等特性,展现出了极高的实用价值。如今,在“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引领下,竹子更是成为了推动生态富民的重要力量,演绎出一段段点“竹”成金的精彩故事。## 竹产业发展现状我国竹资源极为丰富,竹林面积达701万公顷,占全球的五分之一,是竹类植物的起源地以及世界上竹资源最为富足的国家。竹产业也呈现出蓬勃发展的态势,竹产品进出口贸易总额超过22亿美元,在世界竹产品贸易总额中占比60%以上。丰富的资源禀赋为竹产业的壮大奠定了坚实基础,各地积极探寻产业化发展路径,致力于将竹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在江西宜丰县,毛竹林面积达87.2万亩,活立竹蓄积量约1.2亿根,位居全国第三、江西省首位。当地依托这一资源优势,大力发展竹产业,构建起集毛竹种植、晾晒、加工、销售于一体的完整竹产业链。走进宜丰县工业园区的省级全竹科创产业园,一根根毛竹在这里“华丽变身”,被加工成车厢底板、全竹家具、竹纤维饭盒、竹炭等各类产品。这些竹制品不仅在国内市场广受欢迎,还远销海外。例如,江西仙龙日用工艺品有限公司借助跨境电商平台,将竹木制品成功销往欧洲、美国和日本的大型商超,其中鞋撑出口量达500万只。目前,宜丰县拥有各类竹加工企业118家,2024年,其绿色建材产业集群工业总产值达18.38亿元,成功入选省级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而在四川青神县,当地探索出“四个一”发展模式,即植一片竹林、造一张竹纸、编一根竹丝、办一场竹会。通过建设国家青神竹编产业示范园区,吸引了150余户竹企业集聚,带动2万人投身竹产业。农民们精心打理“斑布1号”高产竹种,使竹林亩产量从1吨提升至5吨以上,还带动眉山、乐山、雅安等地区建设超500万亩竹林基地。竹农们通过“竹农+国有公司+龙头企业”的模式,人均每年增收2500元以上。由四川环龙新材料有限公司投资35亿元建设的斑布健康竹产业园,建成了年产本色竹浆22万吨(一期)、特种竹纤维功能性材料20万吨的生产线,并开发出40余种代塑产品,真正实现了“竹林变银行”。## 科技助力产业升级科技在竹产业发展进程中扮演着极为关键的角色,已成为驱动“以竹代塑”等产业升级的核心力量。在众多竹制品生产企业中,技术创新与智能化生产正引领着行业变革。安徽鸿叶集团生态竹纤维科技有限公司的车间里,机声隆隆,一排排智能设备高效运转,源源不断地“吐”出竹吸管。该集团董事长殷明亮介绍,通过技术攻关,一根竹子能够转化为标准竹吸管,2024年企业竹吸管年产能达20亿支,集团总产值超10亿元,产品畅销全球110多个国家和地区。在竹吸管成功的基础上,集团又成功研发出竹制内螺旋“拼接筷”,并与无锡平舍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合作,开发出竹制内螺旋“拼接筷”智能生产设备,实现了智能化生产。青神县积极与国际竹藤中心联合成立竹产业研究院,全力攻克科研难题。目前已成功攻克全竹溶解制替塑等7个科研难题,获得63项发明专利,成果转化率高达80%。在四川省宜宾市裕同环保科技有限公司的厂区内,智能生产线上,机械臂精准地将一个个竹制环保餐盒抓取装箱。这些餐盒以竹浆和甘蔗浆为原料,采用新的无氟助剂产品,更加安全可靠。此外,国际竹藤中心与企业携手共同开发的竹纤维汽车内衬件已成功进入市场,经测算,该产品可替代潜在塑料需求约410万吨。我国在竹子基础研究、开发应用、标准制定等方面均已取得重大突破,科技正全方位赋能竹产业,推动其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方向大步迈进。## 生态与经济双赢“以竹代塑”理念的提出,为竹产业发展开拓了新的广阔空间,同时也为全球塑料污染治理提供了创新性解决方案。竹子作为一种速生、可降解的生物质材料,具备替代塑料的显著优势。在包装、建筑、运输、化工等诸多领域,竹制品正逐渐成为替代塑料制品的理想环保选择。在江西万安县的万安竹科技产业园,崭新的厂房内机器轰鸣,工人们专注地调试着竹纤维薄膜生产线,这些产品将销往全球各地,用以替代传统塑料包装。当地充分利用36.5万亩毛竹林资源,精心打造2000亩竹科技产业园,并成功引进全省首个“以竹代塑全产业链示范项目”。该项目预计年产5万吨竹纤维薄膜竹纳米材料,全面达产后可实现年营收15亿元以上。这不仅极大地推动了当地竹产业的发展,还为环境保护贡献了重要力量,实现了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的有机统一。福建在推动“以竹代塑”方面积极作为,出台多项文件,明确优先将“以竹代塑”产品逐步纳入政府采购清单,全力实现“以竹代塑”产品可替尽替,加速推动竹产品在多领域的广泛应用。如今,福建已成功开发出100多个系列上万个品种的竹制品,新投产“以竹代塑”项目超过50个。竹产业已成为福建的支柱产业,2021年全省竹业总产值突破820亿元,拥有各类笋竹加工企业2300多家,解决了20多万人的就业问题,带动150多万名竹农增收致富。通过发展竹产业,福建将生态优势成功转化为经济优势,走出了一条生态美、产业兴、百姓富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未来发展前景展望未来,竹产业发展前景一片光明。随着全球环保意识的不断提升,“以竹代塑”等绿色发展理念将愈发深入人心,竹产品市场需求有望持续增长。一方面,竹子作为环保材料,其在应对塑料污染、推动可持续发展方面的优势将进一步凸显,这将促使更多消费者选择竹制品,为竹产业发展创造广阔的市场空间。另一方面,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竹子在材料科学、生物技术等领域的应用潜力将被深度挖掘,有望开发出更多高附加值的新产品,进一步提升竹产业的经济效益。为推动竹产业持续健康发展,政府部门也将持续加大政策支持力度,鼓励竹产业科技创新、产业升级以及品牌建设。例如,继续加大对竹产业科研项目的资金投入,支持企业与科研机构合作开展技术攻关;出台税收优惠、财政补贴等政策,扶持竹加工企业发展壮大;加强竹产品品牌培育与推广,提升竹产品的市场知名度与竞争力。在产业发展模式上,竹产业将更加注重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在第一产业方面,将持续推进竹林标准化种植与培育,提高竹林产出效益;在第二产业方面,进一步延伸竹产业链,提升竹产品加工深度与精度,增加产品附加值;在第三产业方面,大力发展竹文化旅游、竹康养等新业态,将竹资源优势转化为旅游优势、文化优势。通过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构建起更加完善、更具活力的竹产业体系,实现竹产业的高质量发展,让竹子这一绿色资源在生态富民的道路上发挥更大作用,创造更多价值。
回复

举报

QQ|手机版|标签|新闻移动网xml|新闻移动网txt|全球新闻资讯汇聚于 - 新闻移动网 ( 粤ICP备2024355322号-1|粤公网安备44090202001230号 )

GMT+8, 2025-7-26 08:11 , Processed in 0.085459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消息来源网络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