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千年元坑镇:旧矿新生融古韵 原味乡俗引客来

[XinWen.Mobi 原创复制链接分享]
xinwen.mobi 发表于 2025-6-30 04:27:5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千年古镇元坑镇(位于福建顺昌)的蜕变,正是“生态修复+文化活化”的乡村振兴范本。曾经被采矿“啃噬”的裸露山体,如今化作波光粼粼的“翡翠湖”与网红“观山月营地”,周末游客如织;而明清古巷里的宗祠灯火、百年民俗中的烟火气,让这座始于三国的古镇,在新旧交融中焕发出独特魅力。 旧矿新生:从“生态伤疤”到“诗意栖居”元坑镇的废弃矿坑治理始于2018年闽江流域山水工程试点。通过地质灾害治理、复绿复垦,曾经的“地表伤疤”变身集徒步、露营、摄影于一体的生态公园:1.4公里自行车道串联矿坑陡壁与竹林,2.2公里步道沿“翡翠湖”蜿蜒,湖边稻田与网红船构成立体景观。更巧妙的是,矿区平台被改造成12.4亩高标准农田,昔日扬尘漫天的矿区,如今成为村民休闲、游客打卡的“城市后花园”。2021年公园开放后,直接带动周边民宿、农家乐增收,生态价值转化为经济动能。 古韵新生:老宅里的活态文化116座明清古民居是元坑的“文化骨架”。乾隆年间的陈氏民居(涉台文保单位),不仅修缮如旧,更成为两岸宗亲谒祖的纽带——每年台湾陈氏后裔返乡寻根,族谱对接跨越海峡。文昌阁的全榫卯木构、吴氏宗祠的拴马石、古宅门楣的“秀才花头钉”,处处诉说科举文化。而“把盏”习俗(正月十四摆宴宗祠,登记喜事入族谱)、谟武桃枝喝彩(元宵篝火祈福)等非遗,让古建筑成为活态文化空间。村民在宗祠摆长宴、打白粿,游客可沉浸式体验“理学名邦”的忠孝传家之道。 乡俗引客:四季皆可入画的生活场景元坑的吸引力,在于“可触摸的乡愁”。春季看古巷汉服巡游,夏季尝秀水草莓、福峰吊瓜,秋季参与音乐节(如2020年“古韵新声”电音+汉俗碰撞),冬季围炉打白粿。特别是福峰村的“三次白粿节”,村民合力捶打糯米的场景,成为短视频平台的热门素材。当地更将吊瓜、早芋等地理标志农产品融入旅游线路,游客可采摘、制作,带走“古镇味道”。 未来图景:从“打卡地”到“慢生活目的地”如今,元坑正推进“产城融合集镇群”,武沙高速通车后,距武夷山仅1小时车程。古镇规划研学路线(如毛边纸制作、宗祠文化课),联动周边槎溪古村、谟武文苑,形成“矿坑生态—古建探秘—民俗体验”闭环。正如村民所言:“以前守着老房子发愁,现在游客争着来听老故事。”这里的“新生”,不是推倒重来,而是让矿山的伤痕长出绿芽,让老宅的梁柱继续生长故事,让千年乡风,吹拂进更多人心里。(注:文中数据与案例均整合自2018-2025年生态修复工程、非遗传承实践及文旅发展动态,突出“修复+活化”的可持续路径。)

回复

举报

QQ|手机版|标签|新闻移动网xml|新闻移动网txt|全球新闻资讯汇聚于 - 新闻移动网 ( 粤ICP备2024355322号-1|粤公网安备44090202001230号 )

GMT+8, 2025-7-26 02:32 , Processed in 0.210305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消息来源网络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