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香港青少年赴昆明研学 民族舞蹈架起滇港“同心桥”

[XinWen.Mobi 原创复制链接分享]
xinwen.mobi 发表于 2025-6-30 04:54:1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近日,30余名香港梁季彝中学学生赴云南昆明开展为期5天的“山海相牵·同心圆梦”研学活动,通过民族舞蹈、非遗体验等深度互动,架起滇港青少年心灵相通的“同心桥”。 民族舞蹈:文化共鸣的“语言”活动中,香港青少年学习了藏族、傣族、彝族等民族舞蹈,在肢体语言中感受云南多元文化的魅力。例如,佤族木鼓舞的热情、傣族孔雀舞的灵秀,不仅让香港学生体验到舞蹈的韵律,更通过共同排练、表演,与云南青少年建立了直接的情感联结。正如香港学生刘婧儿所言:“舞蹈让我们不用语言也能‘对话’,感受到同为中华儿女的文化认同。” 多维体验:触摸历史与现实的云南除舞蹈外,研学团走访西南联大旧址、云南陆军讲武堂,追溯近代教育与军事历史;走进斗南鲜花基地、大湾种植园,感受“鲜花经济”的活力;亲手制作鲜花饼,品味“舌尖非遗”的匠心。在官渡区关上第二小学,香港学生与本地伙伴结对,共同跳竹竿舞、插鲜花、赏滇剧,从校园生活到民俗体验,全方位感知云南的生态之美与人文温度。 双向奔赴:架起未来的“同心桥”活动主办方中共云南省委统战部强调,青少年是文化传承的纽带。香港梁季彝中学副校长黄慧表示,希望学生将云南的民族故事带回香港,“让更多同龄人看到祖国山河的多姿、文化的厚重”。云南旅港同乡会副会长娄薇则认为,舞蹈与鲜花是讲述中国故事的生动载体,“当香港孩子学会用彝族‘阿细跳月’表达快乐,用傣族舞蹈传递祝福,文化的种子已在心中生根”。 长效交流:从“研学”到“常来”事实上,滇港青少年交流已形成常态化机制。此前,香港天水围官立小学与昆明关二小的互访、“共创明‘Teen’计划”的云南行,均通过沉浸式体验深化情谊。此次活动中,两地学生互赠手写信、黏土作品,约定“下次去香港看维港,来云南登雪山”,让“同心桥”不仅连接当下,更通向未来。这场以舞为媒、以心相交的研学之旅,不仅让香港青少年触摸到祖国西南的文化脉搏,更在青春互动中筑牢了“同为一家人”的情感根基。正如活动标语所言:山海虽远,同心可越——滇港青少年的“同心桥”,正见证着中华文化的青春传承与时代共鸣。

f90b62cb-9a0f-4cf7-92bb-fcfa687b7288_zsite_sl.jpg
回复

举报

QQ|手机版|标签|新闻移动网xml|新闻移动网txt|全球新闻资讯汇聚于 - 新闻移动网 ( 粤ICP备2024355322号-1|粤公网安备44090202001230号 )

GMT+8, 2025-7-24 18:50 , Processed in 0.118315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消息来源网络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