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财联社6月30日消息,随着债券到期规模的持续缩减,房地产行业未来有望步入融资与到期规模基本匹配的阶段,房企债券融资临近“复苏”。相关情况如下:到期偿还金额逐年递减:数据显示,2021年房地产行业债券到期金额高达7940.84亿元,此后逐年降低。2022年至2025年,到期金额分别为5545.14亿元、5397.25亿元、5247.09亿元和4427.02亿元。在2028年后,到期金额将进一步降低至2000亿元规模。债券融资呈现积极变化:2025年上半年房地产债券市场已经出现了一些积极变化。6月,新城发展启动3亿美元优先票据的发行,这是今年首只纯民营地产公司发行的美元债,有助于提振市场信心。此外,美的置业和滨江地产等优质民营企业也成功发行债券实现融资。从发行品种看,今年以来共计发行256只地产债,中期票据和私募债发行最为活跃,其中中期票据高达109只,占比达到了42%。行业信用状况有所改善:2025年以来,房地产行业违约问题得到明显控制,未按时兑付本息、展期及触发交叉违约债券20只,新增违约债券余额224.52亿元,规模同比大幅下降,信用风险蔓延得到控制,为债券融资的复苏创造了有利条件。不过,目前房地产行业境内债券融资仍呈现出净偿还态势,即到期规模大于融资规模。且民营房企海外发债仍面临成本劣势等问题,其债券融资全面复苏仍需时间,未来仍需重视尾部风险问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