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榕江的洪水从何而来?一周下足了半年的雨量!

[XinWen.Mobi 原创复制链接分享]
xinwen.mobi 发表于 2025-7-1 09:32:0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榕江的洪水主要是由持续极端暴雨引发,同时其特殊的地理位置和地形地貌等因素也加剧了洪水的形成与危害,具体如下:极端强降雨天气:6月中下旬,贵州东南部和广西北部是暴雨中心区域,榕江地区从18日到24日连续6天普降大到暴雨,最大累计降水量超过600毫米,一周内降雨量远超半年平均水平,最大小时雨强达到64毫米,远超历年同期平均值。23日夜间至24日早晨,榕江上游的三都县突降特大暴雨,24小时雨量达到255.9毫米,打破历史纪录,大量雨水汇入都柳江,导致江水流量暴涨。水汽与冷暖空气交汇:6月正值江淮梅雨季节,西南季风强烈发展,将印度洋和西北太平洋的丰富水汽输送到贵州。与此同时,北方冷空气南下,冷暖空气在贵州至江淮一带交汇并持续,形成了从贵州延伸至江淮的大范围东西向雨带。此外,副热带高压的位置使得降雨区域相对固定,冷暖气流在其边缘长期对峙和交汇,引发了榕江附近持续的强降雨。特殊的地理位置:榕江县位于珠江、长江两大水系分水岭,县城建立在都柳江、寨蒿河、平永河三江汇聚之处,形成天然“洪水走廊”。今年榕江遭遇了三江汇流,最大洪峰流量达到了11360立方米/秒,创下了榕江历史上的最高纪录。地形因素影响:榕江县地处山区,地势起伏大,山地陡峭,导致雨水汇流速度极快,地表径流迅速向河谷汇集。当富含水汽的暖湿气流被苗岭山脉抬升,被迫爬升过程中发生剧烈冷却,水汽凝结成雨倾泻而下,形成“地形雨增幅效应”,进一步增加了降雨量和洪水水量。河道行洪能力有限:榕江县域内水系发达,有大小河流67条,但河道狭窄弯曲,行洪能力有限,且可能存在泥沙淤积或杂物堵塞情况,遇大量来水时,河水易漫溢形成洪水。人类活动影响:过度砍伐、陡坡开垦等人类活动导致植被破坏,水土流失加剧,泥沙入河抬高河床,影响河道行洪。同时,城镇建设、农田等可能侵占河道,缩窄行洪空间,部分河段堤防老旧,排水系统设计标准低,难以应对极端降雨,也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洪水灾害。
40db407a06cce175125128519457646410.jpg
回复

举报

QQ|手机版|标签|新闻移动网xml|新闻移动网txt|全球新闻资讯汇聚于 - 新闻移动网 ( 粤ICP备2024355322号-1|粤公网安备44090202001230号 )

GMT+8, 2025-7-23 12:44 , Processed in 0.050434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消息来源网络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