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建会老,但手艺不会”体现了国家级非遗传承人对古建技艺传承的坚定信念与担当。许多国家级非遗传承人一生致力于古建技艺传承,通过修复古建、培养学徒等方式,让古老的技艺得以延续,如宁夏的古建彩绘匠人、大冶古建传统技艺传承人黄学义、闽南传统民居营造技艺传承人叶本营等,以下是具体介绍:宁夏古建彩绘匠人:宁夏沙坡头区牛滩村的一位画匠,是古建彩绘方面的非遗传承人。他干了一辈子古建彩绘,1983年参与高庙保安寺修缮,面对褪色朽坏的古建,克服恐惧与艰苦条件,坚持用传统材料和工艺修复。为复原鼓楼檐角的“仙人骑凤”,他走访老匠人、四处取经。如今沙坡头旅游火热,他还将古建元素制成钥匙扣,并且收了30多名徒弟,用行动告诉年轻人,只要有人传承技艺,古建就能凭借这些手艺永远“活下去”。大冶古建传统技艺传承人黄学义:作为大冶古建传统技艺的国家级非遗传承人,黄学义出身木匠世家,一生与木为伴。他15岁踏入木匠行业,技艺精湛,参与了山西鹳雀楼复建等众多工程,还凭借专业见解让设计团队采纳了自己的建议。2019年殷祖古建技艺入选国家级非遗名录,他虽年事已高,仍坚持手绘图纸,带了近百名徒弟,其儿孙辈也扎根该行业,他用自己的坚守诠释了“工具会老,但手艺得活”。闽南传统民居营造技艺传承人叶本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叶本营,自1986年起传承闽南传统民居营造技艺。40年来,他承担了百余个文物保护单位的维修及仿古建筑工程,作品遍及多个国家和地区。他全面掌握闽南全木结构“蜘蛛结网”穹窿藻井技艺,参与了泉州开元寺等名胜古迹的修复。2013年,他领衔设立传习所,培养了近百位徒弟,还着手编著专著,致力于让闽南传统民居营造技艺得以传承和发扬。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