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机严查充电宝,禁止无“3C”标识的充电宝带上飞机,主要是出于航空安全考虑,具体原因如下:锂电池的危险性:充电宝中含有的锂电池具有固有的危险性。锂电池一旦受到外部因素干扰,如高温、挤压、碰撞等,极易引发内部短路,进而产生大量热量。当热量积累到一定程度,可能引发电池的热失控,导致电池起火、爆炸等危险情况,且该过程具有起火快、威力大、扑灭难等特点。充电宝质量参差不齐:目前市场上充电宝等锂电池产品的生产厂家众多,一些假冒伪劣的充电宝内部电池的电解液质量差、隔膜性能不佳,容易出现漏液、短路等问题。还有些产品在设计和制造过程中未充分考虑安全保护措施,缺乏有效的过充、过放、短路保护功能。无“3C”标识的充电宝未经过相关质量检测认证,在电池稳定性、电路保护等关键性能上无法达到安全标准,存在较大安全隐患。飞机上事故处置难度大:飞机客舱是一个密闭空间,人员密集且灭火设备有限。如果充电宝在飞机上起火,不仅会迅速消耗舱内氧气,还可能释放有毒气体和粉尘,会对旅客生命安全造成严重威胁,相较地面环境,空中应急处置的复杂性和危险性显著增加。近期相关事件频发:民航局数据显示,2025年上半年,国内航班共发生15起充电宝自燃冒烟事件,较去年同期增长93%。此外,多个头部品牌充电宝厂家因电芯存在安全风险对多批次产品实施召回,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也撤销或暂停了多个充电宝及电池芯厂家3C认证,这表明旅客随身携带的充电宝存在安全质量隐患,给民航安全运行带来的风险持续增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