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提单产、减损耗、“战”旱情

[XinWen.Mobi 原创复制链接分享]
xinwen.mobi 发表于 2025-7-2 15:15:2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在农业生产中,“提单产、减损耗、‘战’旱情”是保障粮食安全和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三者相互关联、协同发力,共同应对农业生产中的挑战。 一、提单产:筑牢农业增产根基提高单产是农业增效的核心,需要从品种、技术、管理等多方面入手:优选良种:推广耐逆性强、产量高、品质优的优良品种,如抗旱小麦、高产玉米等,通过品种改良从源头提升单产潜力。科学种植:应用精准播种、测土配方施肥、水肥一体化等技术,优化作物生长条件。例如,合理密植能提高光能利用率,按需施肥可减少养分浪费、促进作物吸收。病虫害防治:采用生物防治、绿色农药等手段,减少病虫害对作物的侵害。如利用天敌防治害虫,降低化学农药使用量,保障作物健康生长。 二、减损耗:堵住农业“隐形漏洞”从生产到流通的全链条减少损耗,相当于“无地增产”,主要措施包括:田间减损:及时收获成熟作物,避免因风雨、病虫害等导致的田间落粒、腐烂。例如,水稻成熟期适时收割,可减少谷粒脱落损失。仓储减损:建设标准化粮仓,采用通风、温控、防潮等技术,防止粮食霉变、虫蛀。对于果蔬,通过预冷、保鲜包装等延长保鲜期,减少运输和储存中的损耗。加工减损:优化农产品加工工艺,提高原料利用率。如小麦加工中采用先进设备,减少麸皮中的胚乳残留,提升面粉产出率。 三、“战”旱情:应对水资源短缺的关键干旱是农业生产的重大威胁,“战”旱情需要多措并举,主动防御:水利设施升级:修建水库、蓄水池、灌溉渠道等,提升水资源储备和调配能力。推广滴灌、喷灌等节水灌溉技术,相比传统漫灌可节水30%~50%,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农艺抗旱措施:深耕松土减少土壤水分蒸发,覆盖地膜或秸秆保墒,种植抗旱作物品种等。例如,玉米种植中采用地膜覆盖,能有效锁住土壤水分,应对阶段性干旱。应急抗旱行动:在旱情发生时,及时调配抽水设备、拉水送水,保障作物关键生长期的水分需求。同时,利用人工增雨等技术,缓解局部旱情。 三者的协同作用提单产为应对旱情和减少损耗提供了基础——高产作物往往具备更强的抗逆性,能更好地抵御干旱;减损耗则让有限的产量得到充分利用,避免“丰产不丰收”;而有效应对旱情,能保障作物正常生长,为提高单产和减少损耗创造有利条件。三者结合,形成“增产—保收—抗风险”的闭环,是保障农业稳定发展的重要策略。
回复

举报

QQ|手机版|标签|新闻移动网xml|新闻移动网txt|全球新闻资讯汇聚于 - 新闻移动网 ( 粤ICP备2024355322号-1|粤公网安备44090202001230号 )

GMT+8, 2025-7-23 09:45 , Processed in 0.045707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消息来源网络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