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粮烟融合——“融”出乡村振兴好“丰”景

[XinWen.Mobi 原创复制链接分享]
xinwen.mobi 发表于 2025-7-2 17:46:2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 粮烟融合——“融”出乡村振兴好“丰”景在乡村振兴的大背景下,“粮烟融合”作为一种创新的农业发展模式,正逐渐成为破解“粮食安全与经济增收”双重命题的有效路径。它通过粮食作物与烟草产业的科学搭配、资源共享与优势互补,既守住了粮食生产的“基本盘”,又拓宽了农民的增收渠道,最终“融”出了产业兴旺、农民富裕、乡村美丽的好“丰”景。## 一、“粮烟融合”的核心逻辑:以“融”破局,双向赋能粮食安全是“国之大者”,而烟草作为重要的经济作物,在部分地区是农民增收的重要来源。传统模式中,两者常因土地资源竞争、种植周期冲突等问题难以兼顾,“粮烟融合”则通过系统性设计打破这种对立:资源利用最大化:烟草种植需要精细的土壤管理和轮作制度,而粮食作物(如玉米、大豆、小麦等)可作为理想的轮作搭档。例如,烟田收获后种植豆类,既能利用剩余肥力,又能通过根瘤菌固氮改善土壤,为下一季烟草和粮食种植奠定基础,形成“烟-粮”良性循环。  风险收益平衡化:粮食作物保障基本收益和口粮安全,烟草则通过较高的经济价值提升整体收益。这种“稳+高”的组合,能降低单一作物市场波动带来的风险,让农民在保障粮食生产的同时,获得更稳定的收入。  技术协同高效化:烟草种植中积累的集约化管理经验(如精准灌溉、病虫害绿色防控、有机肥应用等),可直接复用于粮食作物;而粮食种植的规模化经验,也能反哺烟草产业的标准化生产,实现技术“1+1>2”的效果。## 二、“粮烟融合”的实践路径:多维协同,筑牢根基“粮烟融合”并非简单的作物混种,而是从生产布局、技术支撑到产业链延伸的全链条融合,具体可分为以下层面: 1. 种植模式融合:科学轮作,一地多收根据不同地区的气候、土壤条件,探索“烟+粮”轮作、套种或间作模式:轮作模式:如“烟草-小麦-玉米”一年三熟、“烟草-大豆”两年轮作等,通过作物轮换避免土壤连作障碍,提升土地产出率。例如,云南部分烟区推行“烤烟-水稻”轮作,烟季结束后灌水种稻,既能洗盐改土,又能收获一季优质水稻,亩产收益比单种烤烟或水稻提高30%以上。套种/间作模式:在烟草生长中后期,于烟株间隙套种短期粮食作物(如马铃薯、荞麦),利用空间和光热资源,实现“一亩地两份收”。 2. 技术体系融合:共享赋能,提质增效土壤改良协同:烟草种植中常用的秸秆还田、腐熟有机肥施用等技术,可同步提升土壤有机质含量,惠及后续粮食作物;而粮食种植中的深耕翻土技术,能改善烟田土壤透气性,减少病虫害。绿色防控联动:针对烟、粮共患的病虫害(如蚜虫、青枯病),建立统一的监测预警和统防统治体系,减少农药使用量,既保障粮食安全,又提升烟草品质。机械化共享:烟草种植中的起垄机、移栽机、收割机等设备,可改造后用于玉米、大豆等作物的种植与收获,降低农机购置成本,推动粮烟生产共同走向规模化、机械化。 3. 产业链融合:延伸价值,抱团发展种养加结合:烟草秸秆、粮食加工副产物可作为饲料发展养殖业,养殖粪污经处理后作为烟田、粮田的有机肥,形成“烟-粮-畜-肥”闭环生态链,提升资源利用率。品牌与市场融合:打造“粮烟融合”区域公共品牌,如“烟区大米”“烟田大豆”等,借助烟草产业的品牌影响力,提升粮食产品附加值;同时,粮食加工企业与烟草合作社合作,实现订单式生产,降低市场风险。## 三、“粮烟融合”的乡村振兴价值:从“产业兴”到“乡村旺”“粮烟融合”的最终目标,是通过产业融合带动乡村全面振兴,其价值体现在多个维度:稳粮增收,夯实民生之本:以云南某县为例,推行“烟+玉米+大豆”融合模式后,农户每亩地年均增收2000元以上,同时粮食年产量稳定在30万吨以上,实现了“粮食不少、钱包更鼓”。培育主体,激活乡村活力:融合发展催生了一批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它们既是粮食生产的主力军,也是烟草产业的骨干力量,带动小农户融入现代农业发展体系,培养了一批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职业农民。美化乡村,守护生态之基:轮作休耕、绿色防控、有机肥替代等措施,减少了化肥农药用量,改善了乡村土壤和水质;烟田与粮田交替呈现的四季景观,还为乡村旅游提供了天然资源,助力“农旅融合”。## 四、“粮烟融合”的推进关键:政策护航,多方联动要让“粮烟融合”真正落地见效,需构建“政府引导、市场主导、农民主体”的协同机制:政策支持:出台针对性补贴(如轮作补贴、农机购置补贴),将粮烟融合面积纳入粮食生产考核,确保“稳粮”目标不偏移;同时,加强烟区水利、道路等基础设施建设,为融合发展提供硬件支撑。科技支撑:组织科研机构研发适合不同区域的粮烟融合品种、种植技术和农机装备,通过田间学校、技术培训等方式,让农民“学得会、用得上”。市场联动:推动烟草企业与粮食加工企业、电商平台合作,建立“产供销”一体化链条,解决“卖难”问题,让农民分享产业链增值收益。“粮烟融合”的本质,是乡村振兴中“守底线”与“谋发展”的辩证统一——既守住了粮食安全的底线,又用活了经济作物的优势,最终让土地焕发新活力,让农民收获新希望。随着模式的不断成熟,这种“融合”必将成为更多乡村走向富裕、美丽、和谐的“金钥匙”,绘就更动人的乡村振兴“丰”景图。
回复

举报

QQ|手机版|标签|新闻移动网xml|新闻移动网txt|全球新闻资讯汇聚于 - 新闻移动网 ( 粤ICP备2024355322号-1|粤公网安备44090202001230号 )

GMT+8, 2025-7-23 11:50 , Processed in 0.058662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消息来源网络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