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八百里皖江第一隧”建成

[XinWen.Mobi 原创复制链接分享]
xinwen.mobi 发表于 2025-7-2 22:56:2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八百里皖江第一隧”指的是芜湖龙湾长江隧道,于2025年7月1日正式建成通车。以下是关于它的详细介绍:基本概况    地理位置:位于芜湖市长江大拐弯处,北接江北新城龙湾路,与芜合高速、天(长)天(柱山)高速紧密相连;南接芜湖城南大工山路,经弋江路可连通宁芜高速。    长度与车道:隧道总长6009米,约6公里,为双向六车道城市快速路。    设计时速:80公里/小时。    投资规模:项目总投资约55.7亿元。建设历程    规划立项:早在2004年,就已经被国家发展改革委列入《长江干流过江桥梁(隧道)建设规划》。    盾构掘进:2021年9月17日盾构机始发,右线“皖江奋斗号”在长江北岸持续向南,于2024年10月12日顺利完成穿江之旅;左线“皖江复兴号”盾构机于2025年1月26日到达接收井,预示着整条隧道双线贯通。    正式通车:2025年7月1日上午11时,芜湖龙湾长江隧道正式通车。建设难点    地质复杂:盾构机要长距离穿越上软下硬高粘复合地层、断裂破碎带和可燃气体地层等10余种混合地层,堪称盾构掘进的“地质博物馆”,且江底掘进最大江水深度达75米,最大水压约7.5巴。    技术难度大:建设面临着“长距岩高水压大、地层复杂施工难、断层破碎风险高、可燃气体滩底藏”四大世界级难题,被评价为长江上地质条件最复杂、施工难度最大、风险最高的盾构隧道之一。建设成果    创新技术:项目团队通过采取优化掘进参数、改造刀盘、优化刀具布置、带压进仓等一系列措施,首次在江底实现刀盘开口率增加、常压下滚刀闸门更换以及岩脊处理,总结形成20余项关键核心技术。    智慧管控:打造了智慧综合管控平台,配备了136个智能监控设备,可实现隧道精细化感知、智能化调控、一体化应急和全生命周期运维。    安全保障:为应对突发紧急情况,隧道每60米还设置了疏散逃生通道,不仅有常规疏散楼梯,还专门为行动不便的老人和儿童设计了疏散滑道。重要意义    交通方面:大大提升了芜湖市跨江交通能力,驾车从江北新区到对岸芜湖市区,通行时间从原来的40分钟大幅缩短至5分钟,极大地提升了跨江交通效率,优化了芜湖跨江发展的交通布局。    经济方面:推动了江北新区的加速发展,促进芜湖省域副中心建设,加快安徽长江两岸经济社会发展和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使得各类资源能够在更大范围内实现优化配置,持续推动芜湖将交通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和经济优势。    城市发展方面:作为芜湖市“两纵四横一环”的城市快速路系统的骨架线路之一,是芜湖乃至皖南区域快速路系统的重要骨架线路,承载着重塑经济地理版图的重要使命,为芜湖打造“枢纽之城”注入了新动能,将有力促进区域间经济、文化、科技等全方位的交流合作,推动物资、资本、人才等资源要素的高效流动。
回复

举报

QQ|手机版|标签|新闻移动网xml|新闻移动网txt|全球新闻资讯汇聚于 - 新闻移动网 ( 粤ICP备2024355322号-1|粤公网安备44090202001230号 )

GMT+8, 2025-7-24 15:26 , Processed in 0.037356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消息来源网络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