货币金融政策与资本市场改革密切相关,相互影响。货币金融政策为资本市场改革提供支持和引导,资本市场改革则有助于货币金融政策更好地发挥作用,二者共同服务于经济的稳定增长和高质量发展。以下是具体分析:货币金融政策助力资本市场改革: 提供流动性支持:央行可通过降准降息等数量型和价格型货币政策工具,向市场释放流动性。如全面降低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向市场提供长期流动性约1万亿元,能为资本市场带来更多资金,增强市场活力,有助于资本市场改革措施的顺利推进。 降低融资成本:下调政策利率有助于降低实体经济融资成本,使企业经营压力减轻,盈利预期提升,这对资本市场中的企业而言是利好,能吸引投资者投资,促进资本市场发展,为资本市场改革创造良好环境。 引导资金流向:结构性货币政策可引导资金流向特定领域,如设立5000亿元“服务消费与养老再贷款”,增加支农支小再贷款额度等,推动资金流向科技创新、消费、普惠金融等领域,与资本市场“科技叙事”形成共振,促进资本市场相关板块发展,优化资本市场结构。 稳定市场预期:央行支持汇金公司发挥类“平准基金”作用,在必要时增持股票市场指数基金,并向其提供充足的再贷款支持,这有助于稳定资本市场价格,增强投资者信心,为资本市场改革营造稳定的市场环境。资本市场改革促进货币金融政策实施: 提高政策传导效率:资本市场改革如优化科创板、创业板制度,推动公募基金高质量发展等,可完善资本市场体系,提高资本市场的效率和透明度。这有助于货币金融政策更好地通过资本市场传导到实体经济,使资金更精准地流向需要支持的企业和领域,提高政策实施效果。 扩大政策作用范围:随着资本市场改革的推进,资本市场规模不断扩大,参与主体日益增多,货币金融政策的作用范围也随之扩大。例如,扩大保险资金长期投资的试点范围,调降股票投资风险因子,推动更多中长期资金流入A股,使货币金融政策能够影响更多的资金和市场主体。 丰富政策调控手段:资本市场改革会催生新的金融产品和业务模式,为货币金融政策提供更多的调控手段和工具选择。例如,互换便利、股票回购增持再贷款等政策工具的创设,是资本市场改革与货币金融政策协同的体现,丰富了央行对资本市场的调控方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