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守护“深蓝” 多地探索海洋生态保护修复

[XinWen.Mobi 原创复制链接分享]
xinwen.mobi 发表于 2025-7-3 05:01:2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海洋生态保护修复对于维护海洋生态平衡、促进沿海地区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近期,多地在守护“深蓝”,探索海洋生态保护修复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自然资源部也于7月2日发布了2025年海洋生态保护修复典型案例合集。以下是一些具体案例:锦州市:地处渤海辽东湾顶部,曾因围海养殖等活动,导致沿海滨海湿地生态功能退化。2022年启动海洋生态保护修复工程,以重建“河-海-湿地”生态循环路径为核心,清退养殖池1181公顷,疏浚潮沟14.1千米,恢复盐沼植被1597公顷。修复后,湿地成为网红打卡点,2024年锦州接待国内旅游者4839.6万人次,同比增长30.8%。唐山市曹妃甸区:其海域有全国面积最大的海草床,但受多种因素影响呈局部退化趋势。唐山市构建了海草床全流程多要素修复技术体系,累计修复海草床面积938公顷。修复后,海草盖度显著提升,生物多样性指数同比提升42.3%,大型底栖生物种类从60种增加到111种,实现了生态价值转化与渔业经济增效双赢。舟山市:普陀区沈家门渔港曾面临陆源排污严重、岸线侵占等问题。2012年以来,当地实施渔港治理、清淤拆废、生态复湿等一系列措施,实现了“水清、岸绿、滩净、湾美、岛丽”的转变,推动了近岸海洋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还促进了临海产业的转型升级,走出一条“生态优先、陆海联动、绿色发展”的新路径。平潭综合实验区:此前存在海洋风暴潮频发、海岸侵蚀严重等问题。近年来,通过“陆海统筹、分段实施、系统治理、多方联动”,采用“灰色工程+绿色修复+橙色养护”结合修复模式,构建起多元立体生态防灾减灾安全格局。莆田市:木兰溪入海口等区域滨海湿地曾因围海造田等活动面临严重退化。当地坚持陆海统筹,在木兰溪入海口等地开展海洋生态保护修复,统筹实施退养还滩、红树林修复等措施,湄洲湾北岸段海岸带底栖生物多样性指数增长43%,近岸海域水质达标率达98%,促进了渔业产量与产值同步增长。珠海市:三角岛曾因采石活动出现原生植被破坏等生态问题。2018年以来,珠海市采用“公益+旅游”模式引入社会资本,对海岛实施综合整治和系统治理,恢复“岛陆-海岛岸线-近岸海域”生态系统。2017至2023年间,三角岛岛陆部分生态产品总值提高了约76%,达6800万元,且呈逐年递增趋势。
回复

举报

QQ|手机版|标签|新闻移动网xml|新闻移动网txt|全球新闻资讯汇聚于 - 新闻移动网 ( 粤ICP备2024355322号-1|粤公网安备44090202001230号 )

GMT+8, 2025-7-23 09:02 , Processed in 0.041892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消息来源网络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