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俄乌互相大规模空袭,使得冲突加剧的风险大幅增加。未来一段时间,双方可能维持边打边谈的态势,不排除战事进一步升级的可能。具体分析如下:从双方军事行动目的来看:俄罗斯加大空袭力度,旨在削弱乌克兰的军工企业、消耗其防空资源,进一步削弱乌克兰战争潜力,同时也是对乌克兰近期袭击俄境内高价值战略资产的报复。而乌克兰对俄罗斯本土发动空袭,是想对俄罗斯施加压力,以争取国际社会更多关注与支持,提升自身在谈判桌上的地位。双方都有通过空袭达成军事和政治目的的需求,这可能导致双方空袭与反空袭的对抗持续,使冲突进一步激化。从谈判情况来看:目前俄乌谈判陷入“不得不谈”和“谈无可谈”的尴尬局面。双方在停火步骤以及领土、安全保障等核心议题上的立场南辕北辙,很难取得实质性成果。这种情况下,双方可能会更倾向于通过军事手段来为自己争取更多谈判筹码,从而促使冲突进一步加剧。从军事技术发展来看:随着军事技术更新迭代速度加快,俄乌双方的无人机军备竞赛将加剧。俄罗斯军工产能快速提升,在无人机生产方面取得显著优势,能够生产出更难追踪和拦截的光纤无人机。乌克兰也在持续创新非对称作战战术,双方在无人机等领域的竞争,可能会引发更多更激烈的军事对抗,推动冲突升级。从国际因素来看:俄乌互相大规模空袭已引起周边国家警觉,波兰等国已加强边境防控,北约盟国也加强了对东部边境的监控,冲突外溢风险加剧。若局势继续发展,不排除外部势力进一步介入的可能,这会使俄乌冲突更加复杂,进而导致冲突加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