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广州地铁赤岗站:创新工法 安全上跨下穿既有地铁线

[XinWen.Mobi 原创复制链接分享]
xinwen.mobi 发表于 2025-7-4 02:23:0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以下是关于广州地铁赤岗站创新工法、安全上跨下穿既有地铁线的详细介绍: 工程概况赤岗站位于广州市海珠区猎德大桥与新港中路交叉三角地带,为地下六层车站,深达41米,基坑占地面积约14000平方米,是三线换乘枢纽车站。车站“零距离”上跨下穿既有运营地铁线路,基坑紧邻既有线、桥梁、河涌,周边环境极为复杂。 创新工法详述半洞柱法密贴下穿既有线施工技术    技术原理:融合盖挖、暗挖的工程理念,以新建6根支墩立柱为竖向支撑、既有区间结构为盖体,刚性锁定既有区间的空间形位,在盖体的保护下进行暗挖施工。    优势:可实现零距离、零沉降下穿既有线,较传统的下穿工艺相比,可节约投资25%,缩短工期30%。WSS注浆施工技术:采用“双液变量注浆泵+注浆智能监测防护系统”,有效减少开挖过程既有结构沉降。自密实、超缓凝、微膨胀混凝土加桥梁支座注浆工艺:在暗挖二衬顶板施工中采用此工艺,有效减少既有结构后期沉降,提高既有结构全生命周期安全性。“上台阶机械掘进+下台阶控制爆破”混合工法:在赤岗塔至赤岗区间的142米暗挖隧道施工中,采用该混合工法,有效控制岩体扰动。优化支撑体系与受力转换:在既有线两侧非对称开挖、既有结构在水平受力偏载的情况下,项目建设团队通过优化支撑体系、合理受力转换,实现既有线变形毫米级控制。明挖、盖挖联合应用:面对基坑开挖作业场地受限、垂直提升大等问题,项目团队通过明挖、盖挖联合应用,实现了复杂环境条件下的深大基坑群统筹施工。 其他相关创新措施工装设备组合创新:施工场地受桥下空间限制,作业区域距离现有桥梁主桥墩不足1米,常规设备无法施工。项目团队采用低净空回旋钻、冲击钻、旋挖钻等多种设备组合成孔,形成“齐头并钻、多点开花”的局面,同时为每台旋挖钻增设一套钻头,减少了旋挖钻机甩钻头次数,提高了施工效率,也降低了噪音对环境的影响。护坡防护工艺创新:车站北侧主体结构侵占河涌,原设计坡面采用网喷混凝土护坡,后变更为模袋混凝土施工工艺,通过高压泵把混凝土灌入模袋中,混凝土固结后形成具有一定强度的板状结构,防止河水冲刷的同时,避免污染环境的物质流入河道内。建立三维模拟体系:项目建设团队建立三维模拟体系,对各种不利工况进行数值分析,多次方案论证与风险评估,最终实现近万米盾构区间的顺利贯通。构建立体防控体系:项目构建“扬尘-噪声-排放”立体防控体系,自主研发装配式隔音罩,通过隔音棉和分流风口设计,解决了除尘设备噪音问题,为城市敏感区地下工程施工提供了示范。
回复

举报

QQ|手机版|标签|新闻移动网xml|新闻移动网txt|全球新闻资讯汇聚于 - 新闻移动网 ( 粤ICP备2024355322号-1|粤公网安备44090202001230号 )

GMT+8, 2025-7-18 22:18 , Processed in 0.039183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消息来源网络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