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用科技传递最深沉的爱 “菌草之父”让小草长成希望

[XinWen.Mobi 原创复制链接分享]
xinwen.mobi 发表于 2025-7-4 08:00:5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菌草之父”是指福建农林大学研究员林占熺,他发明的菌草技术以草代木培养食用菌,解决了“菌林矛盾”这一世界性难题。他用科技传递着对人民、对生态的深沉爱意,让菌草这种小草成为了脱贫致富与生态治理的希望之源。相关介绍如下:发明菌草技术,解决“菌林矛盾”:20世纪80年代,福建省食用菌产业快速发展,“砍树种菌”带来的“菌林矛盾”日益突出。当时在福建三明真菌研究所工作的林占熺痛心于生态破坏,萌生了“以草代木”的想法。调回福建农学院后,他借款建实验室,历经两年多,从成千上万种野草中选育出适合做培养基的草本植物,发明了菌草技术,并开创了菌草研究新兴交叉学科,开辟了菌草新兴产业和菌草生态治理新路径。1987年,该成果被鉴定为“国内外首创”。助力国内扶贫,带动农户增收:菌草技术发明后,林占熺便致力于将其推广应用于扶贫事业。1997年,菌草技术成为闽宁对口扶贫协作项目,他多次前往宁夏西海固地区,带领团队在此开展试验和推广。经过多年努力,菌草技术在宁夏取得显著成效,当地戈壁长出了“致富菇”,许多农户因此脱贫致富。目前,菌草技术已推广到国内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606个县(市、区),成为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的重要助力。开展国际援助,传播中国技术:林占熺还带着菌草技术开启援外之旅,首站是巴布亚新几内亚。他针对当地实际对技术进行本土化改造,使菌草技术在当地生根发芽,帮助当地民众利用菌草种菇、养畜,解决温饱问题,菌草也因此被当地民众称作“林草”“中国草”。40年来,他创办了387期国际培训班,为117个国家培养1.6万余名技术骨干,菌草技术以18种语言在全球传播,成为联合国认证的“全球最佳减贫案例”,为全球减贫事业贡献了中国方案和中国智慧。治理生态环境,筑牢绿色屏障:菌草根系发达、适应性强,具有良好的水土保持和改良土壤等生态功能。林占熺团队在黄河两岸开展菌草种植试验,经过多年努力,成功种植了上千亩菌草,让曾经漫天飞舞黄沙的黄河阿拉善段逐渐被绿色覆盖,筑起了菌草生态屏障。此外,他们还在平潭岛的重度盐碱地种植菌草,有效降低了土壤含盐量,为海岛滨海生态治理提供了成功范例。
回复

举报

QQ|手机版|标签|新闻移动网xml|新闻移动网txt|全球新闻资讯汇聚于 - 新闻移动网 ( 粤ICP备2024355322号-1|粤公网安备44090202001230号 )

GMT+8, 2025-7-18 20:53 , Processed in 0.048275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消息来源网络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