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警惕涉高考骗局花样翻新

[XinWen.Mobi 原创复制链接分享]
xinwen.mobi 发表于 2025-7-4 09:16:3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近年来,一些不法分子在高考前后及招生录取阶段,设计了各类骗局,话术与手段不断升级,考生及家长稍有不慎就可能上当。以下是一些常见的翻新骗局及防范措施:考试期间虚假作弊通知:高考还未结束,吉林、山东、四川等多地考生收到以“教育考试院”名义发出的短信,称其因被AI监考发现作弊而成绩“清零”。此类虚假短信会附上联系电话,诱使考生回电,以套取个人信息,进而实施诈骗。事实上,AI系统仅对异常举动和违规行为抓拍标记,最终判定作弊与否由考点相关人员确认,教育主管部门和招考机构绝不会向考生发送此类信息。虚构“内部名额”:冒充高校领导、招办“能人”是诈骗分子惯用手段。如浙江省瑞安市人民法院审结的一起案件中,被告人周某通过伪造微信聊天记录及教育部招生审批表等文件,制造学生将被浙江大学录取的假象,骗取家长134万余元。编织“低分高录”话术:高考成绩公布后,一些不法分子利用考生和家长的焦虑心理,声称能够“低分录取”甚至“保送”进入名校,还用“不交钱将被退档”等威胁性话术实施诈骗。例如山东日照山海天公安分局侦办的一起案件中,犯罪嫌疑人通过微信朋友圈宣称能帮考生以“补录”形式办理高校录取入学手续,骗取高额缴费。伪造录取通知书和官方账号:不法分子会一比一“复刻”大学录取通知书,并附上“缴费通知”,诱使考生将学杂费打入指定银行账户。此外,还通过修改域名的个别字母、复制官方页面布局样式等方式,仿冒高校和招生考试机构的官方网站、新媒体账号,或注册近似名称的App,编造散布虚假信息,诱导考生及家长购买付费服务。短视频平台诈骗:根据抖音平台发布的公告,有账号宣称可提供替考、买卖高考试卷题目等“高考作弊工具及手段”,也有账号宣称提供付费修改分数或提前查分服务,借此吸引用户关注,将用户引流至第三方平台或线下实施诈骗。为防范此类骗局,考生及家长要通过官方渠道核实招生信息,院校资质可在教育部“阳光高考”信息平台查询,录取规则、录取结果可通过省级教育考试院官网、高校官网进行查询。同时,选择志愿填报服务要认准各省考试院官方系统,拒绝“高价保录取”,对自称高校招生办、省考试院工作人员的来电,可通过院校官网电话回拨核实,避免冲动受骗。若遇诈骗,应立即报警并保留证据。
回复

举报

QQ|手机版|标签|新闻移动网xml|新闻移动网txt|全球新闻资讯汇聚于 - 新闻移动网 ( 粤ICP备2024355322号-1|粤公网安备44090202001230号 )

GMT+8, 2025-7-18 17:55 , Processed in 0.045969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消息来源网络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