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7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安全法》颁布实施。国家安全法实施十周年以来,在守护粮食安全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相关部门采取一系列措施及时消除隐患,有力保障了国家粮食安全。具体情况如下:法律保障:《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安全法》第二十二条明确“国家健全粮食安全保障体系,保护和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完善粮食储备制度、流通体系和市场调控机制,健全粮食安全预警制度,保障粮食供给和质量安全”,为粮食安全保障工作提供了法律依据。打击间谍窃密活动:近年来,境外间谍情报机关持续加大对中国粮食领域渗透力度,窃取核心科研情报,危害水稻种业核心竞争力与粮食安全。针对这一情况,国家安全机关主动出击,2022年至2023年集中破获系列间谍窃密案件,依法调查审查涉案人员近百名、查处重点涉案企业11家,依法追究相关人员刑事责任。如安徽省合肥市中级人民法院以“为境外非法提供情报罪”判处向境外违规出售亲本稻种的朱某某有期徒刑1年6个月。此外,还对17名涉案对象给予行政处罚,对涉案企业深挖彻查,查明个别国内种业企业非法出售优质种源情况,有效消除了粮食领域重大安全隐患。开展宣传教育活动:在国家安全法实施十周年之际,各地通过国家安全教育日等活动,宣传粮食安全的重要性。如甘肃省在第十个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活动中,省农业农村厅通过宣传图册、数据图解、互动问答等形式,向公众生动阐释粮食安全的战略意义与甘肃实践。湖南省粮食和储备局组织开展“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主题宣传教育活动,强调要扛稳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政治责任,助力中国人的饭碗多装优质湖南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