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大顶子山下,同绘一幅“鱼皮画”

[XinWen.Mobi 原创复制链接分享]
xinwen.mobi 发表于 2025-7-4 09:56:5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 大顶子山下,同绘一幅“鱼皮画”大顶子山的轮廓在暮色里渐次柔和,山脚下的赫哲族村落正飘起袅袅炊烟。晾在木架上的鱼皮泛着珍珠母般的光泽,老人们坐在火塘边捻着鱼线,孩子们围在新搭的画板前,指尖沾着捣碎的桦树汁颜料——这幅跨越代际的“鱼皮画”,正以大地为纸,以匠心为墨,在时光里慢慢铺展。鱼皮画是赫哲族的灵魂图腾。从前,渔猎为生的族人将鲑鱼、鳇鱼的皮鞣制成革,用骨针绣出江河湖海的图腾:跃出水面的鱼群带着冰裂纹的灵动,披甲的黑熊踩着云纹的威严,连水波的弧度都藏着祖辈观天识水的智慧。那时的画是穿在身上的史书,是挂在舱壁的护身符,每一道针脚都系着与自然共生的密码。而今的画板变了模样。年轻人们把鱼皮拓印在帆布上,将无人机拍下的山林脉络化作背景,让传统图腾与光伏板的轮廓重叠。老匠人起初皱着眉,说“鱼皮该沾着水汽才活”,却在看到孩子用3D打印笔复刻鱼皮纹样时,默默递过自己珍藏的鱼鳔胶。他们发现,当鱼皮的肌理与数字投影交织,当萨满鼓的节奏遇上电子合成器,那些沉睡的故事正以新的方式苏醒。这幅画里,有守艺的执着。78岁的尤奶奶戴着老花镜,用鱼皮边角料拼贴“神鹰叼鱼”图,指尖的老茧磨得鱼皮发亮。她教徒弟“看鱼皮的脾气”:春天的鱼皮薄如蝉翼,适合绣花草;冬天的鱼皮厚实,能刻出熊虎的筋骨。年轻人把她的手艺搬进直播间,镜头里,鱼皮在光影中流转,像一条从远古游来的鱼。这幅画里,更有共生的智慧。村里的合作社请来了设计师,将鱼皮纹样印在环保袋上,让“赫哲蓝”走进都市;孩子们带着鱼皮画去邻村小学交流,回来后在画里添上了朝鲜族的农乐舞、俄罗斯族的套娃。大顶子山的泉水还在流,流过鱼皮晾晒的木架,流过新建的文化工坊,也流过各族儿女相握的掌心。暮色深了,篝火升起来。众人围着半成品的巨幅鱼皮画起舞,火光在画上游动,仿佛整条黑龙江的波浪都涌了进来。老人们说,鱼皮画最怕干硬,要常抹鱼油,就像日子,要常添新料才鲜活。大顶子山不语,只是把影子投在画上,成了最沉稳的底色——原来,最好的传承从不是复刻过去,而是让每个时代的人,都能在这幅画里,找到属于自己的那道纹路。
1751591184544.png
回复

举报

QQ|手机版|标签|新闻移动网xml|新闻移动网txt|全球新闻资讯汇聚于 - 新闻移动网 ( 粤ICP备2024355322号-1|粤公网安备44090202001230号 )

GMT+8, 2025-7-18 14:41 , Processed in 0.149140 second(s), 2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消息来源网络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