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主汛期,可从政府部门和个人家庭两个层面采取相应措施来应对,具体如下: 政府部门层面1. 加强监测预报:加密、滚动、超前、精细做好雨水情监测预报,充分发挥“三道防线”作用,差异化、精准化动态调整预警阈值,确保预警信息直达防御一线。2. 防御山洪灾害:超前精细预报预警,抓细抓实“谁组织、转移谁、何时转、转何处、不擅返”五个关键环节,确保人员不伤亡。3. 防范中小河流洪水:及时清除河道行洪障碍,落实监测预警、巡堤查险、应急抢护责任,提前撤离危险区人员。4. 保障水库安全:强化汛限水位监管,病险水库原则上一律空库运行,预置抢险力量、料物和设备,及时发现、科学处置险情,确保水库不垮坝。5. 确保淤地坝安全:提前落实防范措施,逐坝落实运行管理和防汛责任,特别要细化落实坝下有人员居住的淤地坝防御措施。6. 关注冰川堰塞湖险情:加强高风险冰湖监测,全面掌握下游人员、重要基础设施分布情况,精准做好溃决洪水影响分析并做好洪水演进传导预报,提前做好人员转移避险和防范应对措施。7. 应对城市内涝:落实“拒、绕、排”措施,有效抵御外洪进城,畅通骨干排水通道,全力排泄涝水,严防内涝风险。8. 做好抗旱保供:动态掌握城乡居民饮水、农作物时令灌溉、规模化养殖用水等需求,精准范围、精准对象、精准时段、精准措施,科学、精细、系统做好水工程抗旱调度,确保供水安全。 个人家庭层面做好物资储备:准备好柴油发电机、抽水泵、救生衣、安全绳、防洪沙袋、饮用水、食品、常用药品等应急物资,以应对可能出现的洪涝灾害或停水停电等情况。排查安全隐患:检查自家房屋是否存在漏水、墙体裂缝等问题,特别是居住在低洼地区、老旧房屋、山区等危险区域的居民,要重点排查。同时,清理阳台、排水管道等处的杂物,确保排水通畅。关注预警信息:及时关注气象部门发布的天气预报和洪水预警信息,了解当地的汛情动态,做好相应准备。制定应急预案:制定家庭应急预案,明确遇到洪水等灾害时的逃生路线、避险场所和家庭成员的分工等,确保在紧急情况下能够迅速、有序地撤离。提高安全意识:加强对家庭成员,尤其是老人和儿童的防洪、避险知识教育,让大家了解洪水的危害和应对方法,提高自我保护能力。如遇到洪水,不要擅自涉水过河,应及时向高处转移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