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商务部:征收反倾销税!期限5年

[XinWen.Mobi 原创复制链接分享]
xinwen.mobi 发表于 2025-7-4 21:21:0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根据中国商务部近期发布的公告,中国对多类进口产品继续或新实施反倾销税措施,实施期限均为5年。以下是主要措施的详细内容及背景分析: 一、不锈钢钢坯和热轧板/卷自2025年7月1日起,对原产于欧盟、英国、韩国和印度尼西亚的进口不锈钢钢坯和不锈钢热轧板/卷继续征收反倾销税。这一措施是对2019年7月启动的反倾销措施的延续,原措施将于2024年7月到期。根据期终复审调查结果,若终止反倾销措施,相关国家和地区的倾销行为可能继续或再度发生,对中国不锈钢产业造成损害。具体税率:- 欧盟和英国企业统一适用43.0%的税率;- 韩国浦项制铁(POSCO)适用23.1%的税率,其他韩国企业为103.1%;- 印度尼西亚企业适用20.2%的税率。背景与影响:2019年,欧盟等地的不锈钢产品以低于成本的价格大量涌入中国市场,导致国内不锈钢企业市场份额被挤压,利润缩水,部分企业甚至面临生存危机。例如,太钢不锈在倾销冲击最严重时期每吨利润减少超过500元。反倾销税的延续旨在遏制外部不公平竞争,为国内企业提供稳定的发展空间,推动产业技术升级和环保投入。行业反应:国内不锈钢行业对反倾销措施持支持态度。在反倾销税的保护下,部分企业如福建万格丽成功建立省级技术研发中心,产品远销海外20多个国家。2024年,中国不锈钢产量达3944万吨,同比增长7.5%,连续19年稳居全球第一,产业集中度显著提升。 二、白兰地自2025年7月5日起,对原产于欧盟的进口相关白兰地征收反倾销税。调查显示,原产于欧盟的进口白兰地存在倾销行为,且对中国国内相关产业造成实质损害威胁。税率与期限:具体税率未在公告中明确,但根据反倾销调查惯例,税率将根据各出口企业的倾销幅度确定,实施期限为5年。背景与影响:欧盟是中国白兰地的主要进口来源地,其中法国干邑白兰地占欧盟对华出口量的99%。中国是法国干邑的第二大出口市场,2023年对华出口6150万瓶。反倾销税的实施可能导致欧盟白兰地在中国市场的价格竞争力下降,影响相关企业的出口和利润。法国干邑行业已对此表示担忧,认为可能影响当地就业和经济。 三、邻二氯苯自2025年1月23日起,对原产于日本和印度的进口邻二氯苯继续征收反倾销税。该措施是对2019年1月实施的反倾销措施的延续,原措施将于2024年1月到期。税率:- 日本企业税率为18.1%-29.0%;- 印度企业税率为20.2%。背景与影响:邻二氯苯是重要的化工原料,广泛应用于农药、医药等领域。2019年的反倾销调查显示,日本和印度的进口邻二氯苯存在倾销行为,对中国国内产业造成损害。反倾销税的延续有助于保护国内相关产业,维护市场公平竞争。 四、太阳能级多晶硅自2025年1月14日起,对原产于美国和韩国的进口太阳能级多晶硅继续征收反倾销税。该措施是在期终复审调查期间维持原有税率,调查结果将在2026年1月前公布。税率:- 美国公司税率为53.3%-57%;- 韩国公司税率为2.4%-113.8%(2017年调整后)。背景与影响:太阳能级多晶硅是光伏产业的关键原材料。中国是全球最大的光伏生产国,反倾销税的实施旨在保护国内光伏产业免受低价进口产品的冲击,促进产业健康发展。 五、丙酸自2024年7月21日起,对原产于美国的进口丙酸征收反倾销税,实施期限为5年。调查显示,美国进口丙酸存在倾销行为,对中国国内产业造成实质损害。税率:具体税率未在公告中明确,但根据反倾销调查结果,税率将根据各出口企业的倾销幅度确定。 六、国际反应与WTO合规性1. 欧盟的担忧:   欧盟对中国的反倾销措施表示担忧,尤其是不锈钢和白兰地领域。法国干邑行业认为,反倾销税可能影响其在中国市场的销售和就业。欧盟曾试图通过稀土问题施压,但中国态度坚定,强调反倾销措施符合WTO规则。2. WTO合规性:   中国的反倾销措施严格遵循《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倾销条例》和WTO规则。例如,在不锈钢反倾销案中,中国根据WTO争端解决机构的裁决进行了再调查,并继续实施措施。中国积极参与WTO反倾销规则制定,维护公平贸易秩序。 七、中国产业的应对与发展1. 国内产业升级:   反倾销税为国内企业提供了调整和升级的时间窗口。例如,不锈钢企业通过技术研发和产业升级,提升了产品附加值和国际竞争力。2024年,中国不锈钢出口量达504万吨,同比增长21.8%,显示产业竞争力的提升。2. 市场多元化:   企业在应对反倾销措施的同时,积极开拓其他市场。例如,不锈钢企业加大对东南亚、中东等地区的出口,减少对欧美市场的依赖。 结论中国商务部的反倾销措施旨在保护国内产业免受不公平竞争的冲击,维护公平贸易秩序。这些措施严格遵循国际规则,经过充分调查和评估,具有合法性和必要性。未来,中国将继续依法运用贸易救济手段,同时推动产业升级和市场多元化,提升国际竞争力。
回复

举报

QQ|手机版|标签|新闻移动网xml|新闻移动网txt|全球新闻资讯汇聚于 - 新闻移动网 ( 粤ICP备2024355322号-1|粤公网安备44090202001230号 )

GMT+8, 2025-7-18 09:22 , Processed in 0.129497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消息来源网络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