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以工代赈”绿富同兴

[XinWen.Mobi 原创复制链接分享]
xinwen.mobi 发表于 2025-7-5 00:37:1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以工代赈”绿富同兴是指通过以工代赈的方式,实现生态环境改善(绿)与经济发展、群众致富(富)协同共进的发展模式,在内蒙古等地的防沙治沙工作中取得了显著成效。以下是具体介绍:实施模式:各地通常创新构建“合作社+农牧户”“嘎查(村)集体+农牧户”等治理模式,鼓励农牧区合作社、农牧民在自家承包的沙地上直接参与防沙治沙项目。同时,支持嘎查村以集体资产入股,将田块整治、沟渠开挖等技术难度较低的工程以劳务分包形式交由村集体和合作社施工,让农牧民通过投工投劳、机械租赁、种苗销售等方式获取收入。积极效果:    生态效益显著:以内蒙古达拉特旗为例,通过将以工代赈融入治沙,全旗林草植被覆盖率由2000年的17%提升至58.4%,库布其沙漠治理率由2000年的61%提升至80%,有效改善了当地生态环境。    促进农民增收:乌审旗自毛乌素沙地歼灭战实施以来,通过林草管护“以工代赈”雇用农牧民工2080人,发放资金5050.56万元,每年人均增收2.54万元,让农牧民在家门口实现了稳定就业,增加了经济收入。    壮大集体经济:达拉特旗2024年全旗61个合作社实施生态治理项目,实现村集体增收3705万元,不仅增强了村集体的经济实力,也为农村牧区的发展提供了更多资源和支持。    激发参与热情:“以工代赈”使当地群众实现了从“被动种植”到“主动参与”的思想跃进,让群众由治沙的“看客”变为“主角”。例如翁牛特旗的农牧民通过投工投劳参与治沙,每日工资性收入最低可达300元左右,且项目建成后的五年封育禁牧管护期内,还可由他们担任专职管护员获取固定收入,因此农牧民管护积极性大幅提升,治沙成果得到有效巩固。
回复

举报

QQ|手机版|标签|新闻移动网xml|新闻移动网txt|全球新闻资讯汇聚于 - 新闻移动网 ( 粤ICP备2024355322号-1|粤公网安备44090202001230号 )

GMT+8, 2025-7-18 05:29 , Processed in 0.072005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消息来源网络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