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共同富裕视域下产业惠民的新模式

[XinWen.Mobi 原创复制链接分享]
xinwen.mobi 发表于 2025-7-5 03:11:1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共同富裕视域下,产业惠民涌现出多种新模式,旨在通过产业发展带动民众增收,缩小城乡差距,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具体如下:空间产业联动模式:构建“内圈层”“中圈层”“外圈层”三圈合一的发展规划。内圈层以第三产业为主;中圈层以二产为主,并发展城郊农业;外圈层土地利用以农业为主,同时可作为城市的水资源保护区、动力供应基地等,还可能有城市工业区等“飞地”。通过这种空间互补、交通互联、服务共享的一体化空间构建,促进产业协同发展,带动区域经济提升,为居民提供更多就业与发展机会。现代乡村产业联合体模式:组建“村集体+农民+新型经营主体”等合作经营组织。如福建邵武市下沙镇建立“共富中心+共富创业园+共富工坊”模式,引入市镇村三级资源,村集体“抱团”开展项目招引等,共富工坊带动村民创业就业,共富中心为企业提供延伸服务,实现了多方共赢。乡村新产业新业态模式:因地制宜发展乡村文化、旅游、康养等产业。例如贵州省台江县将“村BA”与当地乡村少数民族习俗相结合,打造县域文旅产业品牌,2024年接待游客363.9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达42.21亿元,带动了当地经济发展和居民增收。生态要素嵌入模式:将生态要素融入产业发展。如福建邵武市龙斗村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流转林下空间,将林业资源规模化,还实施“一元碳汇”项目,让林农和村集体获得长期稳定收益,实现了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的统一。共养模式:以村集体为主导,与村民共同出资发展特色养殖产业。如陕西凤县双石铺镇兴隆场村推行“合作社+农户+林麝”共养项目,村集体与村民按比例出资购买林麝种崽,再按比例分红。这种模式帮村民承担了投资风险,解决了技术、销售等难题,实现了集体经济发展和农民持续增收。产销一体化便民市集模式:打造集农特产品展销、特色餐饮、便民商超等为一体的线上线下一体化综合类便民市集。如云南富民县散旦镇谋划打造“同心共富·品味散旦”品牌,打通了本土农特产品的品类挖掘、宣传推广、产销对接“链条”,同时通过分红增收,实现富民兴村促振兴。惠民生鲜超市模式:以政府为主导,政府和企业联合,一头连着农民,一头连着市民。如贵阳市采取“三联三创”举措,通过优化布局、选优主体、规范标准建设惠民生鲜超市,构建“基地—物流园—惠民超市”的农产品流通体系,对超市予以租金补贴,并加强监管,实现了“农民得增收、市民得实惠、企业得发展”。市集助富模式:通过集聚特色产品搭建产销新桥梁,融合多元文化打造消费新热点,拓展民生服务提升群众新体验。如浙江黄岩区协同完善强村公司领衔机制,打造区域特色公共品牌,举办各类市集,还依托电商平台打造线上共富市集。同时,结合非遗文化打造乡村创意街区市集,并开展医疗巡回公益集市等民生服务活动。
回复

举报

QQ|手机版|标签|新闻移动网xml|新闻移动网txt|全球新闻资讯汇聚于 - 新闻移动网 ( 粤ICP备2024355322号-1|粤公网安备44090202001230号 )

GMT+8, 2025-7-18 02:58 , Processed in 0.051370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消息来源网络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