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鄂托克旗立足地域禀赋与历史积淀,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通过精品创作、遗产保护、文旅融合、文化服务、文明互鉴五个维度发力,打造北疆文化建设新样板。具体内容如下:精品创作:文艺创作是文化繁荣的强劲引擎,鄂托克旗催生出263部涵盖文学、美术、音乐等多领域的精品力作,以优秀的文艺作品展现北疆文化魅力,丰富文化内涵。遗产保护:鄂托克旗对“草原敦煌”阿尔寨石窟实施四期危岩体加固与抢险加固等本体保护工程,借助数字化技术对19个洞窟进行全息扫描,采集超10TB珍贵数据。对于鄂尔多斯乃日等非遗代表性项目,构建“1基地+128文化户+184文艺队”的立体传承网络,2000余名农牧民化身非遗代表性传承者,每年开展1000余场文艺表演。目前,鄂托克旗已拥有14项自治区级、41项市级非遗代表性项目,传承和弘扬了北疆文化的多彩基因。文旅融合:鄂托克旗以重大项目为引擎,带动文旅产业活力焕发。推动鄂尔多斯乃日音乐小镇建设,依托乌仁都西山、草原天路、桃力民抗日根据地遗址、百眼井群等自然和人文资源禀赋,打造生态旅游民宿集群、红色国防教育基地、历史文化研学体验等特色功能场景。同时,持续推出草原音乐节、暖城那达慕大会等活动,借助活动效应提升地区影响力,带动文旅产业协同发展。文化服务:鄂托克旗已建成文化馆、文化站等各类文化阵地318个,构建起覆盖城乡的公共文化服务网络。启动旗文化馆改造提升项目,投资2000万元打造集文化体验、非遗展示、休闲娱乐于一体的多功能空间,推动公共文化与旅游资源深度融合,为群众提供更优质的文化服务,提升民众文化生活品质。文明互鉴:鄂托克旗积极搭建文化交流平台,推动北疆文化“走出去”。在2025世界品牌莫干山大会上,凭借阿尔寨石窟、阿尔巴斯山羊肉、百眼井群等特色文旅资源吸引全球目光。通过举办鄂托克旗国际螺旋藻产业发展会议暨《中欧地理标志协定》互认产品品牌发布会,参加中国(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等国际性会议,全方位宣传推广鄂托克旗名优特产品及地域文化,促进了北疆文化与外界的交流与合作。
|
|